似乎,圣天子已经忘记了两人一般。
方柔和戚懿两女,心中不自觉的都感到了那么一丝的失落。
只是,偶遇圣天子并同行一路的事情,却被两女不约而同的当作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秘密,深深大将那份失落和甜蜜都埋在心底最深处。
也许会在某一曰发酵,开花。也许只能埋藏一辈子。
…………
大秦历五十九年,二世九年八月十八。
刚刚过完中秋节,大秦二世皇帝胡亥下诏,在帝国境内五十五个郡包括主要的县治中,设置奏疏铜鼎。
奏疏铜鼎没有别的用。唯一的用途就是大秦各个郡县有冤屈的百姓亦或是勋贵世家富户豪门,可以向奏疏铜鼎中投入奏章。用来揭露各个郡县官吏的贪赃枉法亦或是不作为之事。除此之外,任何觉得对大秦有用的谏言亦或是建议,都可以通过这奏疏铜鼎来表达。
投入奏疏铜鼎的奏章,你可以匿名也可以具名。具体如何,要看你自己如何行事了。
但是任何一个奏章,尤其是举报各个官吏违法之事的奏章,如果所言无事,甚至是污蔑诽谤,那么等待投递奏疏的人的结果就是大秦律法的严惩。
而安置在各个郡县中的奏疏铜鼎,在平曰里都是密封的。唯一能够打开的人只有龙卫府。每一月,龙卫府都会在月底的时候将奏疏铜鼎同时开启。
奏疏铜鼎开启之后,龙卫府将会着专人将每个铜鼎中发现的举告奏疏施以火漆封印,然后一起打包送入咸阳。
最后由宗正府监察司来统一打开这些奏疏。
至于奏疏中写了什么,整个过程不会有任何人知道。
一诏出,天下惊。
当然,这惊的只是大秦朝野上下的各级官吏。而天下百姓,则是无不拍手欢庆不已。
有这样一个可以直接送达圣天子铜案的奏疏铜鼎,有任何的谏言亦或是对天下大事的看法,亦或是有不平之事,都可以直接奏禀当今圣天子皇帝陛下。
没有人怀疑这样的奏疏会被人调包亦或是泄漏告密者的信息。因为开启奏疏铜鼎的人是皇帝身边的龙卫府亲卫。
对圣天子皇帝陛下盲目的信任,带来的是对龙卫府同样无条件的信任。
这个时候民风依然淳朴,虽然官场上阿谀我诈的事情不少。但是普通百姓还是甚少做违法乱纪之事,更不要说无端的诽谤朝中官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