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一00章 水淹(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发完电报,田中信男大佐下令以伪军为先导,部队快速抢渡潍河的命令。

曰军的野炮大队、联队炮兵的大炮、步兵大队的步兵炮已经架好,随着田中信男大佐的命令,开始炮火覆盖了。

鬼子指导官们指挥着伪军各部队架起了轻重机枪,朝着对岸猛打,掩护部队过河。

曰伪军毫不吝啬地向对岸倾洒着弹药,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岸八路军阵地被炮轰的情景,甚至能看到八路军士兵被炮弹高高抛起的场景。

这么强大的火力,对岸打阻击的八路军根本就抬不起头来!就这,田中信男大佐还不放心,10分钟炮击结束后,呼叫航空兵对对岸实施高强度火力打击,掩护部队顺利渡河。

正在井沟、柴沟一线轰炸的曰机,掉头扑向了潍河边,四架一组,开始疯狂扫射、轰炸。

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伪军前锋部队许子昌手枪一大队总算渡过潍河了,并冲上了八路军的阵地,似乎八路军在高强度炮火打击下已经伤亡殆尽或者是再一次溃逃了。

收到许子昌部成功占领八路军阵地的旗语,田中信男大佐说了声哟西,随即下令曰伪军主力渡河,追击八路军。

一队队曰伪军冲下了河滩,向潍河冲去。

曰军连炮兵阵地也停止了炮击,炮兵们牵着驮马,赶着炮车向河边赶去,准备渡河建立阵地。连田中信男大佐都跨上了战马,朝河边冲去,过河指挥。

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很顺利!

田中信男大佐不知道,他渡河的地方,就是楚汉争霸时潍水之战的古战场。

公元前204年,韩信带兵灭了赵国,挥戈东进,攻破了齐王田广的临淄城。田广仓皇逃到了潍河东岸的高密,派使臣向项羽求救。龙且奉了项羽之命,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来战韩信,马不停蹄赶到潍水边,与汉军隔岸对峙。楚军初来,士气旺盛。龙且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扬言一战灭韩。韩信苦苦寻思战胜楚军的办法,整夜不眠。他听说附近山上有战[***]事家黄石公的祠堂,原来这黄石公就是传说中传授张良天书的神人,于是在一个晚上一人独自去了黄公祠,焚香跪拜,灵感所至,顿生一计。决战的头一天晚上,他命令军士用万余条布囊,装满沙土,乘着夜色在潍河上游的峡谷处截流,原来汹涌的河水被阻挡在上游,下游河道无水,人马可以通行。第二天,战斗开始,汉军与龙且楚军刚一接战,即败退而走。龙且不知是计,亲率大军渡河追击,马至河中,见有木杆直竖,细看上面有一行字:“龙且死于此”,龙且大怒,径直冲上对岸,韩信急令军士掘坝放水,上游蓄水奔泻而下,势若惊龙,正在渡河的楚军顿时作了鱼鳖,剩下的楚军被分隔在两岸。韩信军队猛力出击过河的楚军,龙且寡不敌众,被灌婴一抢刺死。对岸楚兵见此光景,纷纷溃逃,楚军大败。韩信军队乘胜追击,一举占领了齐国的全部土地,从此扭转了楚强汉弱的战局。潍水之战大大削弱了项羽的实力,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韩信筑坝续水的地方,就在距离此地上游的十余公里的相州街附近的古县村。因骄横失败的项羽大将龙且也埋在距离此地几公里远的尚家庒。

苏东坡在《超然台记》中慨叹:“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说的就是潍水大战的故事。

古县村东侧的潍河上,两岸并立着两座海拔不到200米的小山岭,潍河流经这里河面陡然变窄,形成一个咽喉地带。湍急的河水撞击着怪石峭壁,发出震耳的轰鸣声。河水穿过峡谷,进入冲积平原,河床复又变宽,水流渐缓。

此刻,八路军四纵政委袁国平就站在潍河边,准备下达开坝放水的命令。

楚汉争霸时候的淮阴侯韩信都能想到筑坝拦水、借水败敌的高招,熟悉中国战争史的刘一民、罗荣桓、袁国平自然也能想到。在韩信坝旧址连夜筑坝拦水,水淹曰伪军的计策就是袁国平想出来的。此时,潍河水大,能蓄积大量的水资源,一旦决坝防水,正在渡河的曰伪军万无幸理!

欣然采纳袁国平建议的刘、罗,昨天晚上下令四纵工兵团指挥支前民工,用五万条装满沙石泥土的麻袋,连夜在韩信坝旧址上堆起了一条用沙袋构建的大坝,把潍河水蓄积成了一个水库。下游的河水自然极浅了,不影响人马过河了。

韩信当年用了一万条麻袋,八路军用了五万条麻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