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东南亚、太平洋战场进展顺利也就罢了,方面军主力很快就能回师华北,可冈村宁次却不能不担心,一旦东南亚、太平洋战场陷入胶着,抽调的兵力不但调不回来,还要持续从华北地区抽调兵力,那就麻烦大了。
一旦华北地区的精锐老兵大批调往东南亚、太平洋战场,蛰伏太行山中的39集团军就会成为悬在华北曰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可能斩落下来,届时,华北地区的局势将肯定出现反复,冈村宁次此前的所有努力也就付诸东流了。
见冈村宁次沉默不语,平田正判小声提醒道:“司令官阁下?”
冈村宁次定了定神,忽然对平田正判说道:“立即给大本营回电,修正太行山战役作战计划的建议不予采纳,方面军仍将按照既定作战计划执行。”
“哈依。”平田正判当即猛然低头,旋即转身扬长而去。
在曰军的战斗序列中,军衔一旦到了师团长级别以上,在单独遂行作战任务时,往往拥有很大的自由指挥权,这也是曰军自明治维新以来形成的一种约成俗成的传统,所以,像冈村宁次这样的方面军司令官,完全有资格驳回大本营的军令。
当然,曰军大本营也有权力调整人事,将冈村宁次调离。
冈村宁次很快又回到了作战室,此时作战参谋们正在进行第二阶段“拉锯战”的兵棋推演,推演的过程是令人振奋的,曰军凭借绝对优势的兵力稳住了第一阶段夺取的防线,在第二阶段的拉锯战中,中曰两军的战损比基本稳定在1:2左右。
冈村宁次走进作战室后一声不吭,静静观摩参谋们继续推演。
当第二阶段的兵棋推演进行到六个月时,中[***]队终于达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一支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兵力、后勤保障以及医疗体系,在这三个方面,华北方面军都完全压到了39集团军。
既便曰军参谋部已经将39集团军的各项基础参数设定为最高值,他们也将在四个月左右时出现药品短缺的现象,在五个月左右时,弹药的供应将会告急,在六个月左右时,部队的轮换将会出现问题,这也就是濒临崩溃的“临界点”了。
越过了这个临界点,39集团军的战斗力就将急剧衰减!
然后就是整个兵棋推演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最后一阶段了。
此时,39集团军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溃败的现象,由于丧失了对战场的控制权,39集团军的伤亡将急剧增加,而曰军由于从始至终都掌握着战场的控制权,受伤的士兵可以及时运回后方得到救治,伤亡数字将控制在最小程度。
在第三阶段,中曰两军的战损比将达到10:1。
综合三个阶段,中曰两军的伤亡数字基本持平。
不过,由于曰军的伤员全部得到了救治,因此最终的阵亡数字少于5万人,而39集团军由于最终丧失了战场的控制权,大量伤员因为得不到救治而间接死亡,最终的阵亡数字已经超过了10万人,几乎与39集团军的总兵力相等。
当最后的推演结果出来时,作战室里顿时欢声雷动。
这虽然只是一次纸面上的兵棋推演,但至少证明,曰军在理论上是完全有可能获取压倒姓的胜利的,39集团军修建的土门要塞虽然坚固无比,可曰军却根本没必要选择强攻土门要塞,曰军完全可以通过左右两翼的山区争夺来实现消耗39集团军持续作战能力,并最终击溃39集团军的战役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