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德年初,泗州隶属河南道,辖县六,即:临淮、涟水、徐城、下邳、宿迁、虹县(今泗县)。
泗州城虽然地势低洼,夙称泽乡水国,但由于她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唐、宋时,皇家漕粮皆在此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此停泊。当时有诗赞道:“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
因此泗州可谓是淮河上的第一重镇,周文博要想南下,是必要先拿下泗州。
周文博早就有南下之志,因此在入主徐州以后就开始了对水军的训练和船只的建造。
周文博在宿迁建立了一个船坞,其中天策府和金百万各自投资一半。
周文博对于船只的发展也有一定造诣,虽然限于人手和条件发展,一时间还无法造出来风帆战船,但是对于桨帆战船,周文博手中也有着划时代的技术。
那就原本出现在宋朝的水密舱技术,经过这样的改造,军船的不沉姓大大提高,就算是受创严重,也不会轻易沉入河底。
而且周文博并不打算真正去用这些船只跟南唐水军对战,自己纵有再多军舰,毕竟在水手和水兵上先天不足,因此周文博在造船时只注重运输姓能,因此在海州造的军舰中,大多数是车船。
车船又称车轮船、轮桨船,行动十分便捷,可视作后来机械明轮船的先驱。而且这些车船可谓是如今这个时代船只当中的巨无霸,最大的长约一百一十米,装有二十四个车轮和六具“拍竿”,每船能够载士兵一千余人!
而周文博则一口气造出了十条大车船!
也就是一说,一次满载就能运送士兵万人!
而这些车船的水手则是以金家原本负责运送、贩卖私盐的水手中选拔出来,再加上挑选一些渔夫和河海里面讨生活的人,这些人也就组成了周文博麾下的第一支水军。
而到了现在,也就是这支成立仅仅一年的水军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而这时,周文博已经亲自登上了一艘车船,这十艘车船已经从宿迁出发,驶过了浩瀚的东海,然后从淮河的入海口入淮河逆流而上!
纵使泗州防御使使劲了千般手段,甚至夜不能寐的派人巡游在淮河之上,又怎能想到周文博手中已经有了能够在大海中行进的海船?
在不动声色间,周文博已经亲率着一万乳虎军登上了泗州附近淮河南岸的一处滩涂。
“兵贵神速!如今我军可谓是神兵天降,务必打泗州守军一个措手不及!今夜趁夜突袭!”
周文博对着麾下众军将下达了命令。
论陆战,偏安曰久的泗州军队如何是乳虎军的对手?
更何况泗州守军中八成都是水军,陆军都是水军中裁汰下来的老弱残幼,更是不堪一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