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师

第四百五十三章 疏勒国(4 / 5)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虽然如此,有可能与文丑结下矛盾。

可要知道,在西域,有整整十七万大军。

天赐军全部的五分之一。

赵云绝对不会允许这十七万大军出现任何有可能的问题!

天禧二年,六月初三连连跑死了数匹快马,赵云和部将马超终于在疏勒国被安息铁骑包围之前赶到疏勒国的都城疏勒。

疏勒距去长安达九千三百五十里,国内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一人。

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二百一十里,南至莎车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乃是中部西域的屏障与交通要道。都城内的商业极为发达,人口流量非常大,当然,眼下战事紧急,所以非疏勒国人士全部被赶往疏勒城后方各大城市。

一般来说,天赐军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就会将城市中的百姓迁移、驱散,毕竟大战之下,没有人能顾得了平民百姓,而且百姓在城内,也会使得天赐军负担加重。

不过疏勒国的情况又不同。

毕竟疏勒国大部分地区都比邻西方地区,疏勒城内大部分居住人口都是一些白人。而白人却不在天赐军的保护条例内。其实何止白人,在天赐军的条例中,黑人,西域人,一些外海黄种人,都不在保护条例,除非如同夷州那般被确认是华夏人的海岛。

对待不属于保护条例的白种人,天赐军可不会有什么好脾气了,凡是发现有一点不对劲的,男的一律打入死牢,女的待遇好点暂时派人看管,待战争过后或成为军记,或者得到这些女子家属送来的赎金放人。

这几年时间,天赐军学会了不少白人的手段,其中最让天赐军喜欢的是白人的赎金规则。这种规则使得天赐军各级将领军士都多出了不少外快,自然乐得让人接受,而在文丑的同意下,私下买卖白人在军法的允许之中。

天赐军杀白人早就杀习惯了,白人也知道天赐军的恐怖,知道天赐军大部队要驻扎在疏勒城,大部分白人早就逃之夭夭。这些白人可不是傻子,早就学乖了,若被天赐军抓住,就算将来能被亲人或者好友赎回去,也免不了脱层皮,留在城内何苦呢?

此时此刻,想要以普通身份进入疏勒城明显不可能。当赵云亮出了盖着王印的王诏时,顿时惊动了整个疏勒城,驻守在疏勒城中各大军团的军团长全部前来。对赵云,他们是打心底里佩服,要知道,赵云可是北疆的第一个大将军,军方目前为止官职最高者啊!

不过赵云却没给这些军团长什么好脸色看。一路走来,赵云看了太多太多的人间悲剧,甚至到了已经麻木的程度。而据百姓口中亲口叙说,赵云也了解到了,之所以造成这些小国国破家亡的虽然不是天赐军,可却是天赐军在背后为其撑腰。

恩,这稍微让赵云的良心好过点吧。

为了避免天赐军的威名被糟蹋。文丑在任时想出了一个好点子,那就是尊奉老祖宗们的思想以夷制夷。俗话说的好,窝里斗才是最残酷的斗争。在天赐军的支持下,这几年以来精绝国的地盘不断扩大,从增加仅有两三座小城的国度,扩展到如今幅员辽阔,几近占据西域五分之一的“超级大国”。

西域地处中亚地区,幅员辽阔百国林立,虽然说大部分都是未开化之地,可能占据五分之一的领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其中单凭精绝国的那些杂牌兵是不可能奏效的。

可为什么精绝国又能占据如此大的国土呢?这一切自然多亏了天赐军。每当天赐军攻打城池,到达最后关头,都会把任务交给精绝国的国兵去完成。俗话说的好,老虎打不过,猫还对付不了?

轻而易举,精绝国兵在天赐军的开道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