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雄师

第五百零一章(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右军兵力约为二十五万,以襄阳为据点辐射荆州各郡,强行占据南郡地区,将荆南兵压制在荆南四郡,,若一切顺利,希望半年内能收服荆州全境,将孙氏赶入交州地区。

华夏198年,一月初半个月时间的整合,在寿春誓师之后,北疆各部门逐渐展开大一统战役的收尾阶段。此战因为有刘泰指定的两年限期,所以想要在短时间内胜利确实有点困难。

不过北疆准备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这最后的统一战,所以各个集团军都非常有信心,再说高层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团结的典范,只要天赐军内部不出问题,统一战役应该能圆满完成。

同月当天赐军在寿春誓师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之时,各地诸侯尽皆惶恐不安,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门阀士族,原本还有一些门阀士族不愿意离开中途富饶之地,可当天赐军再次大举南下之时,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离开中土,他们仍能保证荣华富贵,高人一等的地位,可留在中土,未来的命运就有点莫测了,试问,哪个家族中没有点肮脏事情,虽然说刘泰不会追究的太远,可做得过分的家族,依然会被处罚,甚至抄家灭族。

而门阀士族又不清楚刘泰的底线在那里,所以那些个家主必须要在天赐军展开攻击时做出选择。

与生命、富贵、特权比起来,所谓的恋土之情顿时降低了许多。在天赐军的威胁下,大部分家族都做出了选择,其中七成以上的家族决定继续南迁,或者是夷州,或者干脆投奔孙氏。

而剩下来的三成家族则是自以为能得到刘泰宽恕的家族。也确实,这些家族曾经虽然做过欺压百姓的事情,但却都比较隐秘,在百姓心中还是有点口碑的,既然不可能触及到刘泰的底线,他们又何必离开生长的家园呢?

若不是无奈,谁也不离开家园,即使大歼大恶之辈也不例外。

华夏198年,一月中旬天赐军正式南下,中军统帅刘泰的第一个目标是庐江。而庐江自袁绍离去后,留守的兵马不过万余人,怎么可能挡得住天赐军?在天赐军过了巢湖之后,袁军压根就没有一点反抗的想法,直接投降天赐军了,如此一来,庐江兵不血刃的落到了刘泰手中。

占据庐江之后,天赐军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占据庐江周边没有抵抗的地区。或许是因为天赐军过于强势,江东可谓兵败如山倒,而江东之主刘备仿佛也没有和刘泰争夺江东的意思,眼睁睁的看着江东各郡陷入战火之中,自身则领着江东精锐退到吴县,等待夷州水师的接应。

刘备准备撤退了,因为刘备非常清楚天赐军不可力敌,起码有刘泰坐镇的天赐军部队,不是诸侯能轻易战胜的,既如此,刘备又何必浪费兵力?这些年来江东的人口、物资、商户、门阀起码有三四层转到了夷州地区。

只要夷州还在刘备手中,刘备仍然是一方之王。

刘备相信,目前天赐军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占据江东之后再攻打夷州。夷州有天险守护,又有刘备十多万水师,如此力量,岂是天赐军短时间内击溃的?只要拖住了时间,海上的情况没有定数,到时候还怕不能击败天赐军吗?

当然,刘备也就只有将天赐军阻挡在夷州之外的想法,因为刘备非常清楚,反扑中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刘备的愿望自刘泰强势崛起之后,已经降落到区区封王的地步了,只要能成为一方之王,不照样是尊享荣华富贵吗?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曾经的刘备,只是个卖草鞋的啊!!

华夏198年,二月初刘备的无所作为,使得江东百姓顿时哗然,不过江东百姓对天赐军并没有什么反感之处,这些年来,刘泰为百姓做的还少吗?如果刘泰都如其他诸侯那般不管百姓生死,或许天下早就彻底一统了,不过那时候的天下也是一片狼藉

北皇刘泰,祖教教皇!刘泰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很高很高,即使刘备治下的百姓也不例外。自古以来,百姓只要能填饱肚子,一般都不会去在意当权者是何人,可这些年来刘备为了发展夷州,大举迁徙百姓前往夷州。

如此一来,使得江东百姓难免怨声载道。

虽然说刘备的态度还是好的,一直以来都负责为百姓出钱出粮,百姓自身不需要付出钱粮就能到达夷州,并且分配到土地和居住之地。可要知道,迁徙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