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第二十八章:疯狂剿匪(第三更)(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推翻满清政斧,并非由孙中山的同盟会主导的,同盟会的活动范围是西南地区,自打几次起义失败后,已经几近溃散,辛亥革命根本没他们什么事,反而是光复会等活动在长江流域的团体在这次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巨大。

不过同盟会手段卑鄙,外加有曰本人的支持,所以迅速登上历史舞台,近代中国的长期内战,孙中山为主导的同盟会是有一定责任的。

夏钧敲定了与刘锦山的合作,接下来就看刘锦山有没足够的资本买下造纸厂的货物了,造纸厂三班倒生产,一个月可以生产2500吨纸张,每吨纸的批发价是23块银元,一个月就需要57500块银元。

而作为质量如此之高的普通纸,这么低的价格拿去,肯定是有利润可赚的。

看刘锦山的样子是想去融资或者借贷,想来是比较容易,毕竟作为一个常年行商的人,是有一些人脉的。

谈好订单的事情,造纸厂也就进入全里生产的阶段。

造纸厂派人到处去割芦苇,这芦苇到处都是,原料很是充足。除了派人去割,还到处收购芦苇,按斤称给钱,虽然很便宜,但这个年代的农村并不富裕,同时人们又有较多的空闲时间。

每曰两百多吨的芦苇还是可以收上来的,这些芦苇数量分摊到西乡60多个自然村去,每个村最多四吨而已,四吨芦苇有多少东西,拖拉机超载一下都装不满。而且芦苇有个特点就是喜欢长在路边,而且生命力非常强悍。

一个月的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造纸厂很快就进入了全面运营状态。

一个月的剿匪,为夏钧贡献了近30万积分,六个区域内,除了活动范围最大的建阳一带和政和一带,其他四个区域的大群土匪基本上被打掉了。

四月初,夏钧将两个排调往武夷山、邵武的闽西北地区,另外两个排着调往闽东北地区,并且有一个排被夏钧专门安排在仙霞关附近活动,主要侦查仙霞关。

仙霞关是入闽咽喉,按照夏钧的计划,一旦辛亥革命爆发,第一个要攻占的就是仙霞关,如此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将掌握在手中。

这个月有50名表现良好的二线部队的士兵被提升为二等兵,同时把他们调回了军营,编入一线部队,下发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同时夏钧又从这50名士兵中抽调骨干,组建了第二批外放剿匪部队,第二批为三个连,一共九个排,这九个排开始向南发展。

夏钧不要求将土匪彻底打干净,只要求剿匪效率问题,因为夏钧急切的需要建立一个高产作物的种子培育基地。有了高产水稻的种子培育基地,就可以十分有效的收买人心,并且解决温饱问题。

这种疯狂的剿匪,为后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后勤连基本上每天都有押送任务,开着卡车到处跑。有的地方卡车没办法开进去的,就用运货型的三轮摩托车车运。

对土匪的侦查也很频繁,侦察排基本上都带着电台在外面侦查,哪里有大群土匪,一旦侦查到,马上通知本部,本部再通知其区域内的剿匪部队。

这年代的土匪剿起来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的装备非常差,对上装备良好的保安团剿匪部队,就算占据有利地形,依旧会被强袭击溃。

保安团的活动各地官府自然也是了解的,但官府基本上不管不问,保安团剿匪又不动摇他们捞银子,还有益于地方稳定,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过问也没用啊!建州保安团的战斗力,远远不是地方官府可以抗衡的,官兵看见保安团的士兵基本上是绕着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