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自动步枪大多选用小威力的子弹,不过7.62x51mmNATO依然是后世各国狙击步枪和机枪的主流弹种。
这子弹好!夏钧连忙查看是否可以将M1加兰德改成使用7.62x51mmNATO弹。
结果竟然真的可以,改版后的M1加兰德的空枪重从4.37公斤,变成了4.03公斤,比原来轻了0.34公斤,而且姓能不变,不过兑换价格提高到了每支36点积分。
改变后的M1加兰德步枪,口径不变,但用的子弹却不同于美国使用的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7.62x63mm)。
此时7.62x51mmNATO弹还未出现,7.62x51mmNATO弹的知识产权也就属于夏钧了。
轻机枪方面,夏钧权衡了许久,选用了捷克ZB-26,这种轻机枪虽然不如麦德森好用,但胜在便宜、可靠,足够应付这个年代的战争了,起码用来对付小曰本没什么问题。
一把ZB-26轻机枪只需50点积分便能换到一把,这价格非常便宜,麦德森还有120点积分一把。
麦德森轻机枪的确比ZB-26好用,就是太贵了,夏钧不想买那么贵的。
增加了轻机枪后,一个班11人少了些,夏钧决定将一个班扩大为13人。
一个班将装备为:1挺ZB-26,1把汤姆森冲锋枪,1把狙击步枪,2具掷弹筒,2把手枪,9把M1加兰德,2根爆破筒,手榴弹65枚,爆破筒2根。
这些单兵武器组成了当代世界陆军最强悍的单兵火力,给十个营换上BZ-26,夏钧需要支出13.5万点积分,这点积分夏钧还是拿得出来的。
扩军的问题夏钧召集了陈轩宇以及陆军学院的几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前来讨论,第一期陆军学院中的学生里有三个学生是夏钧最看重的门生。
一个叫吴峰,是光复会的成员,无论是学习还是训练都是十分刻苦,陆军学院每次考试多被他摘走第一,在战术上有着很高的天赋。
一个叫杨烈,学习同样很刻苦,与刘成义在陆军学堂互相竞争,也时常拿到考试第一,大局观比较强。
还有一个叫刘文洪,成绩排得靠后一些,但思维缜密,计算能力很强,是个当参谋的好料子。
第一期的学生中就以这三人最为出色,也最为夏钧所看重,算是夏钧的得意门生,所以把他们三个一起叫来商议。
夏钧对扩军也拿不定主意,毕竟刚扩军一个多越又扩军,前面的还没训练好。
几人来到军部大楼,听到夏钧想扩军,陈轩宇说道:“既然我们的财政没有问题,那么在扩招一些是没问题的,就怕后面财政能否跟上。”
“后面的财政也不是问题。”夏钧此时一点不担心财政问题,毕竟自己手上才这么点兵力,又不是十几个师。
若是十几个师,那才说要考虑一番财政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