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第三十二章:大练兵的前奏(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根据马特莱法则,夏钧觉得当前最应解决的是教育、资源、资金三个方面,教育自然不用说了,有了人才,国家自然而然就发展了。

资源,则是发展上的资源,各种矿产等等方面,资金则是防止资本外流,也就是中国面临着大量商品需要进口,无法自给自足的问题。

所谓马特莱法则,就是80/20,法则认为许多事物核心都在于这20%,只要抓好了这20%,就能抓好其他的80%,同时也认为80%的利润,是那20%所创造的。

首先要做到的是农业上的自给自足,这一点没什么问题,其次是轻工业的自给自足,其中中国以进口棉布、火柴、洋碱(肥皂)等曰用品为多,在关税无法掌控的前提下,夏钧则要给那些民营企业提供充足的竞争力。

目前夏钧到处投资,大部分投资的都是基础工业,即电力、交通、原料等,那些民营企业在这些基础工业形成之后便可以立足,再加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便可以用相同的设备,与洋货相竞争。

最初跟着夏钧发展的那一批资本家们,当前资本积累较快,此番格局边大,这些资本家再次开始了扩张的热潮。

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兴办实业的热潮中来,夏钧的贸易部一一为他们在外国订购机器设备。

而在一些买不到的设备上,夏钧则会给他们进行兑换。

通常也只有那些第一批跟着夏钧走的实业家们能够得到这种待遇,因为他们成功了,夏钧对他们较为放心,而那些新加入者,夏钧不清楚他们的经营能力如何,鬼知道会不会刚开就倒,所以这些人也必须做出一番成绩以表现自己的经营能力后夏钧才会给他们这样的待遇。

在华东临时政斧治下办工厂让一些习惯了夹缝中生存的资本家感觉很轻松,这个年代人们都说资本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

确实,他们不仅要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开办工厂,同时还要面临各种地痞、帮派,甚至是官方的压榨,想要在夹缝中生存确实不容易。

但在华东临时政斧的管理下开办工厂,那就简单得多了,技术上政斧包了,会给他们订购先进设备。平时也不用怕被地痞流氓以及什么帮派的搔扰,政斧更会鼓励他们扩大规模,并且努力为他们降低原料成本。

在这个国内资本基本上空白,又有政斧大力支持的年代,什么厂子都好办,许多商人自华东临时政斧成立后就异常活跃。

各种各样关于民生的工厂开始建设,暂时也没夏钧什么事,夏钧转而投入了军队的建设之中。

从南洋来的五百多名青年,大概三百名身体合格的被夏钧编入了华东军校,身体不合格的则送到了华东大学进修。

这些从南洋回来的年轻人将成为未来组建南洋华人军政斧的武装力量骨干,他们在接受了训练之后将被派回南洋和澳大利亚,而夏钧也会继续朝南洋、澳大利亚进行移民,以加强民众基础。

一个宏伟的计划正在夏钧手上编织,未来中国的势力,将掌控东南亚、澳大利亚,掌控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橡胶产地,以及矿产丰富的澳洲,吞下这些华人众人的土地。

这些从南洋来的年轻人进入华东军校后便极为兴奋,他们发现华东临时政斧果然是一个有目标的宏远目标政体,其中就包括保护南洋华人利益的目标,而他们也接触到了世界上装备最为先进的军队,他们还接受到了最为全面的思想灌输。

夏钧接着成立了空军,华东军校已经培养出了第一批空军飞行员,自去年成立空军学院以来,夏钧就买了两架比较先进的教练机,德国福克E-1战斗机,这种飞机在一战中曾对协约国酿成‘福克灾难’,这批军官是全军中唯一接触过飞机和空战理念的。

这批军官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0人,夏钧下一步就是招收飞行员了,而装备方面,夏钧选择的是福克战斗机这种成熟的战斗机,同时也可用于充当侦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