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短短几个月,华东自治三省已经开起了大大小小六百余家工厂,其中30%的工厂属于华东、中盛、华盛三家初步形成的集团,这30%又占了85%的资本总量,而华东集团则占了其中的55%。
夏钧本人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资本巨头,华东集团是他的独股,又在一些行业上与民营资本参股。
这些参股有的是以设备参股,有的是华东银行以资金参股。有的工厂则是贷款的方式换设备,或者以贷款的方式换资金。
为了给各工厂提供技术支持,夏钧在五月中支出了上亿点积分,给大大小小上数百家工厂提供了技术支持。
大部分商家都愿意以股份换设备,因为这样基本上没有任何风险。有的则以贷款方式换设备,这样的方式,夏钧收钱快,不过长远上没有获得股份那么有利润。
无论是哪中形式,夏钧都是支持的。
这是疯狂的五月,夏钧兑换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基本上有申请提交上来,夏钧都给设备,无差别!
这些资本中固然有一些不善经营的,不过这对夏钧来说并无太大风险,反正设备还在那里,破产了把设备收回来就是,然后再换一个经营者。
杀如华东自治三省的美国商品在很多领域都占了上风,但在一些领域中,美国商品却寸步难行。
这让美国在中国的利润开始攀升,特别是华东自治三省体恤民情,基本上没什么苛捐重税,民间的财力大大上涨,如此一来市场也就扩大了。
不过另一边,华东自治三省的优势产品也杀入了美国,本来已经取得优势的,在零关税的政策下开始占据绝对姓的市场竞争优势。
那些之前没优势的,也开始挤进美国市场,至于市场逆差有多少,暂时还没有数据,不过就单一出货量来说,华东自治政斧是占劣势的,但美国的商品进来得虽然多,但是很大一部分卖不动!
面对这样的窘境,许多美国商家还是撤退。
……自从报纸上对华东航空学校的报道后,中国各省的学子有一批毅然辍学加入了华东航空学校。
夏钧当天的影响深深的触动了众多忧心国家的年轻人,华东航空学校的学员数量很快就达到了五百人。
陶成章跑来找夏钧,对夏钧说道:“委员长,现在用人形势很严峻,基本上是什么人都缺。”
“学校缺老师,工厂缺技工,行政上缺警察,军队还要学生兵。我觉得应该提高中学生、大学生补贴,把其他各省的文化人都挖到华东三省来,另外再动员在海外的学子,让他们回国参与建设,以解决当前困局。”陶成章对夏钧建议道。
最近在华东自治三省境内开设的技校就多达三十所,各工厂自己开设的培训班还有上百个。
不过由于爆发式的发展,让技工奇缺。
许多文化人都被吸纳到这个群体中去了,技工方面目前正在大量聘用洋人,倒还是能解决一下其中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