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第两百一十五章:驱逐溥仪(5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就拿澳大利亚来说,这几年下来,华东政斧一共向澳大利亚移民了近二十万人,而此时政策放宽,那些在澳大利亚的华人职工也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在澳大利亚有公民身份的华人已经达到了三十万。

已经达到了澳大利亚人口的九分之一。

加拿大地区还好一些,华人此时只有八万多人,但加拿大的人口本身也少。

但此时事关战争的胜败,英国无力考虑自治领的政策,牺牲自治领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华东政斧所暴露出的野心也是让英国所顾虑的,但这是他们战后考虑的问题。

由于关税的调整,中国的商品在亚洲、澳洲、中东、非洲都是大杀四方的,在南美洲则是与美国商品呈激烈竞争状态。

总体来说,还是中国商品占优势,因为美国在海外市场上,很多行业只剩下南美洲的市场。

但美国的优势也是很大的,那就是一些商品是中国无法出口的,就如钢铁,此时中国内部对钢铁的需求无比旺盛,哪里会有多少钢铁用于出口。

最大的市场还是在欧洲,欧洲打成一片了,国民生产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加上欧洲是当前世界财富最集中的地区。

在军火之外,中美两国在欧洲民用市场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中国出口欧洲的商品以粮食、罐头、药品最受欧洲人欢迎,英国主妇每天都在打听什么时候有中国商船到达英国,因为那样就有粮食、罐头、水果在市面上销售,一旦听到风声,这些英国主妇便会成群结队的涌向市场、商店,不出几个小时就会被抢购一空。

美国人则基本上不做粮食、罐头的生意,因为他们竞争不过中国,运力是宝贵的,运这些利润不太高的东西实在是不划算。

然而对中国来说,粮食、肉类、水果的生意却是有巨大利润的,谁都要吃不是,加上中国的粮食生产成本本身就低,所以利润非常不错。

而在纺织品方面,中国棉花种植业已经击败了所有国家,棉花价格之低,以至于其他国家的纺织品根本无法竞争。

燃油方面的竞争依旧是处于白热化,华东石油公司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竞争已经燃烧到了欧洲大陆。

现对于使用了先进开采设备、炼油技术及低关税的华东石油公司来说,美孚石油公司在市场上只能说是在死撑。

唯有钢铁方面美国是有出口的,而中国则是出口钢铁制品,美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增长到了恐怖的三千万吨,而且还在增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空缺出的钢铁需求量很多,而且打仗要用到大量的钢铁,这也是美国钢铁产量暴增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钢铁产量也在暴增,而且增长速度并不下于美国。

更重要的是,华东政斧在海外开始大量挖掘矿产,原材料绝对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