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第两百六十四章:缅甸动乱,中英扯皮(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在二十多万人的抢修之下,道路迅速通畅,大批物资从中国运到了果敢王国。

中华帝国为了打这场战争,夏钧亲自批了五千万元,专门用来支援果敢王国,不够再批。

这次就算是不能打下整个缅甸,也要让果敢王国在缅甸能与英国分庭抗礼、划界而治,等于是在缅甸扎下一颗大钉子。

果敢王国在这种战争状态险隘,行政的效率非常高效,反正一切都是为了战争,其他的旁枝末节一律不管,做什么都可以不计成本,军事本身就是为了战胜敌人而不计成本的。

大量土著被武装了起来,到处都是一片练兵浪潮。

不过不可忽略的就是果敢王国此时的家底很薄,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人才,就算是拉起了很多土著士兵,这些土著士兵也没有多少有战争经验的军官。

这个没关系,打仗死点人就有经验了。

经验就是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学习到的。

不过在丛林游击战方面,果敢王国却是已经比较成熟了,这要英军钻入山区,基本上没什么悬念就能战胜敌人。

……与此同时,在国内,还是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黄金时期,简直是百业俱兴。

国内的民族资本家们经过整合,已经形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团体,凝聚力增强了,资本的合作姓也增强了。

对于那些非明煮资本家们来说,曰子则越发不是那么好过起来。

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非常剧烈,这些明煮资本家开始遇上越来越多的强大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多有先进的技术。

虽然在这个黄金时期他们还能生存,但实力的增强却被遏制住了。同时他们在贷款这一方面也被银行掐住了脖子,国内的银行基本上不对他们进行放款了,国际资本是支持他们的,但他们缺乏一个团体进行沟通。

同时国际资本就算是愿意给他们放款,这些明煮资本家们未来也不好生存了,这些贷款很容易还不上。

相反,华夏会的那些商人,则是越混越好,资本实力在相互合作之下开始稳步增强,国际资本虽然在积极向中国渗透,但此时华夏会的成立,让中国的民族主义资本开始抱团,这和二战后英法德等国的民族资本抱团相类似,都是为了抗衡国际资本。

不过现在美国在国际上并非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也未完全开放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门槛。

因此国际资本在中国内部显然是吃不开。

中国的资本此时在金融上和国际资本相比差距很远,中国的金融界人才显得十分稀少,因此在金融方面中国一直在扬长避短,以稳为主。

而在工业技术上,中国的轻工业技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各种先进技术纷纷出现,这些技术全在那些民族资本家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