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让叶戈罗夫感觉到恐惧的是,第三道防线很在一个小时后再度被中国战车部队突破。
剩下的只是最后一道防线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中俄联军,叶戈罗夫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抵挡,因此他在请示了斯大林之后,决定开始大撤退。
叶戈罗夫将部队分为三批撤离,每一批大概一百万兵力左右。
最后一批部队死守第四道防线,以拖住中俄联军,让第一批、第二批撤离的部队能够渡过伏尔加河。
东方面军有三百万兵力,然而这三百万的兵力的装备落后,而且面对兵力有八十万的中俄联军来说并未有太巨大的优势。
特别是在中俄联军战线拉得不长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获胜的可能。因此叶戈罗夫决定进行战略后撤,他的决定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中国装甲部队一鼓作气,三个小时之后突破了苏维埃红军的第四大防线。
五十万俄国步兵跟在中国装甲部队后面,对苏维埃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包围歼灭。
尽管红军有三百万的兵力,然而这么多的兵力分布在防线上,根本没办法集中。
因为一旦离开防线,和中国打赤裸裸的野战,其下场就是被飞机、大炮、战车轻易干掉,因此兵力更为庞大的苏维埃红军,反而被俄国国防军的步兵进行分割包围。
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密集的枪声,歼灭战进行得异常激烈。
新俄国国防军的士兵因为中国装甲师在前面开道,因此时期高涨,红军士兵虽然士气则比较低落,但还是有一些信仰支撑着。
不过苏维埃成立的事件毕竟不长,而且俄国刚从尼古拉二世的统治下走出,很难摆脱尼古拉二世这个阴影。
因此在包围之下,很多苏维埃红军士兵开始投降。
当一个白天的战斗结束后,苏维埃红军的四道防线完全失守,苏维埃红军开始大规模撤退,张季玉在指挥部内又制定下了包抄拦截的计划。
当天夜里,中国十个动力化步兵师开始利用自身机动优势,开始向西机动,向红军后撤的伏尔加河河畔进行包抄。
这是一个疯狂的包抄计划,然而在绝对的野战优势下,这个包抄计划实际上没有多大的危险。
正在撤退的苏维埃红军,第二天一早发现,中[***]队已经出现在了他们前面。
战斗在野地中展开,中[***]队以其凶猛的迫击炮火力,加上一些战车的掩护,在伏尔加河河畔对撤退的红军大开杀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