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第331章:中南半岛危机(5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中国走上了民族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和[***]是有区别的。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法的力量开始返回亚洲。

此时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强国,亚洲局势也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法两国之前在亚洲的地位已经急剧下降了。

曰本在亚洲此时虽为老二,但经历了山东中曰战争之后,曰本的地位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不过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曰本在巴黎和会上分到了诸多好处,其中法国获得最多的赔款,而曰本获得了最多的军事武器和海军军舰。

德军交出的大量火炮、飞机被运到了曰本,德国的军舰因为水兵凿沉了一批,因此曰本大概获得了排水量五万吨左右的军舰,占到了60%。

美国在支援曰本的时候,比较矛盾的是,曰本并不按照美国的想法重点发展陆权,曰本政斧不仅要发展陆权,还要发展海权。

美国的要求曰本政斧完全无法接受,曰本的根本姓目的是在于对外扩张。

曰本是一个岛国,作为一个岛国首先就必须发展海权。

如果没有了海权,曰本什么也不是。虽然说英美会提供海权的支持,但曰本未来也就失去了向外扩张的能力。

因此曰本坚持发展海权。

对于曰本的坚决,英国给与了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中国海军的崛起已经威胁到了英国的海洋权益,此时中国的商船总吨位达到了900万吨,而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击沉了1200万吨的商船,此时只剩下1100万吨。

可以说英国在海洋运输业方面的收益已经被中国严重威胁,但英国自身的商船损失惨重是一个本质问题。

此时英国本土的商业运输,有时都得中国和美国的商船进行参与。

中国商船由于多是新造没几年的,因此船体都比较大,船体越大,所需的推进动力将会越小,因此船体中有更多的空间可以用来放货物,因此中国的商船在运输效率上首先就比英国的低得多。

同时中国商船采用新的动力技术,燃料消耗比英国的商船更低得多,加上船只速度更快,使得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

再则,中国的商船在运输服务质量上远胜于英国,特别是很多德国水手来到中国谋生后,中国吸纳了德国商船运营的一些经验,使得中国成了英国打掉德国之后又一个威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