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宣布下调利率之后,很多储户都动了心思,开始将钱取出银行进行投资。
不过并非是所有储户都这样做,很多储户还是觉得把钱放在银行里比较保险。
帝国中央也并非为了让所有储户一口气将钱都拿出来,只是为了让一部分人拿出钱来投资。
毕竟一下太多钱涌入市场,也是不好的。
此时降低储蓄利率是很有效果的,毕竟这个时代的储蓄利率较高,所以降低之后储户都会有所反应。
而当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那时候再怎么降都已经没有效果了,因为本身就很低,储户都不是为了吃那点利息,你再怎么降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民已经有很大的‘资产产业化’的意识了,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保留着传统的意识,赚了钱就存着存着,再多钱都存着,有些甚至还埋到地下去,这就是传统的土财主做法。
帝国政斧正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国民积极进行投资,同时鼓励国民加大消费。
帝国既然走上了透支消费的路线,那么必然要如同美国那样,让国民加大对物质的享受。
此时美国也在德国大肆宣传这样的模式,将物质享受的文化大肆在德国宣传。
德国作为战败国,国际资本进入德国,此时德国也在透支消费,德国正如俄国一般,此时都是奶牛。
德国因为是战败国,因此无法摆脱。
俄国因为是中华帝国扶持起来的,已经全面被绑架了,加上俄国一定程度上官僚买办政斧。
官僚买办阶级有一种特姓,那就是容易屈服。
对于他们来说,统治是最关键的,因此只要能够维持统治,国家利益是可以出卖的。
因此中华帝国在俄国境内玩透支消费的模式,俄国政斧基本上都不加任何监管的,尼古拉二世乐得如此。
因为透支消费的模式下,俄国建设速度很快。
尽管俄国有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了警告,认为这样的模式不可持久,未来必然会出现经济崩溃,但没人理,他们的言论甚至无法登上主流媒体。
中华帝国却是有大量的水军,很多俄国经济学家都被收买了,正如后世中国的那些学者一样,一个个都被美国佬的东西给洗脑了,或者被收买了。
那些到处乱喊的俄国经济学家,中华帝国一般都会塞钱给他们,当封口费。如果不收封口费,那么就用阴暗的手段干掉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