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周围同学看向自己,韩争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自己现在这些人可不是对方的对手,况且他不相信对方这时候会动手,只能静观其变。
不过韩争的这个动作还是被陈其美看在了眼里,心中若有所思。
原来在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三日的晚间,上海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之后,也终于按耐不住,在陈其美等人联合当地会党和警察局,发动起义。
十一月三日午后,先是上海革命党人率先联系的闸北警官陈汉钦率众占领巡警总局,到此闸北首先光复。同日下午,商团、学生、敢死队也在沪西九亩地誓师,四日凌晨,又终将制造局占领。
在十一月六日,上海革命政府沪军都督府在上海成立,陈其美此时也被推选为沪军都督。至此,这个清政府的第一大税源地终于摆脱了清廷的统治,截断了清廷对南方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军政府,为南方各省的革命胜利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上海也成为继武昌起义之后,又一次意义深远的独立。最重要的是其直接威胁了清政府在长江以南的统治地位。
其实韩争等人刚下船的时候就被都督府的人看到了,但一是不知其真正身份兼且是从外国商船下来穿着外国的军服,最重要的是竟有德国使馆的宪兵队问候,这一切都让他们很吃惊,不敢贸然上前,只好这边安排人监视之后,同时又安排人去都督府里通知陈其美。
陈其美现在这阶段很是忙碌,上海因为刚独立没多久,北边还要面临着清廷的压力,同时还要接济南方的一些省份的起义活动,因此,他迫切的想要组建一支强军来巩固自己的新生的都督府地位。
但是在清廷末年,真正的人才难得。
不过幸好前一段时间,他得到消息听说有这么一批优秀的留学毕业生归国,并在上海登陆,这让他为此兴奋了好长一阵子,接着就准备好好谋划,看怎样把这些人收归自己麾下。
不过因为这件事涉及到北方的袁世凯,他只能先打电报通知孙中山,询问孙中山的意见。孙中山对于这些毕业生的事也很高兴,当然希望他们能留在革命阵营里。因此,在回复他时,要求尽力把这些学生留在上海,并最大程度的给予优待。
但又因为革命党人在和袁世凯秘密接触,准备推翻满清的事,孙中山又不想因为这件事使袁世凯不快,影响大局,只让陈其美劝说,而不是强行留人。陈其美内心虽然对孙中山的小心不以为意,但也没打算违背孙中山的意见。
不过,为了防止走漏消息,他依然安排了一些在码头时刻守着,让他们注意一群从德国船上下来的人。
因此这边消息刚刚传到陈其美手上,他就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跑到这里来拉拢这些留洋学生来了。
王闲等人看着周围这些士兵和眼前的这个很有精神气的男人,听到对方的说法之后,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虽然他们在船上已经听说了上海光复的事情,但到眼前之时,还是很有些疑惑和茫然的,到现在他们还没有搞清国内的状况。。。
陈其美自然也想到了这些,不过他并不担心,只是看着眼前的十几人一身笔直的军,浑身精神抖擞的站着,明显和国内其他军官不同的精气神气,他是越看越高兴。如果能把这些人都收到手下还愁不能练出来一批强军?他不无兴奋的想着。
韩争看着对方满脸笑容里掩藏的喜意和周围还没摸清状况的同学,对于这位陈都督的心里大概也知道了一些,估计最多不过是想着如何留下他们这些人罢了。
习惯性的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对着身边的同学摆了摆手,众人这才放松下来,把手从身上放下,韩争又和对方拱手一礼,说道:“原来是陈都督,久仰大名了,在下韩争,这些是我的好友王闲等人,只是我们这些学员刚刚归国还不知道现在国内和上海的具体形势,所以有些冒昧了,还请见谅。”
陈其美听到对方说久仰,倒也没在意,对方两年不在国内了,消息又不通,如何谈得上久仰?陈其美只当是对方的一句客套话罢了。他可不知道韩争可是真的久仰了的。
陈其美说道:“这事都怪我没说清楚,看到你们这些国之栋梁一时有些过于高兴,倒把这些给忘了,走,边走边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