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之烽烟

第一百八十一章:崛起(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当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韩争猛然皱起了眉头,出于对日本人本能的戒备,让他思考了好久,但是实在没有想到在一九一三年下半年有什么比较大的政治事件,因此只好让民情处在北京一带加强关注此事,同时搜集更多的消息,同时,韩争也在这上面留了一份神。

不过要说韩争这连着两次和张勋以及陆建章的冲突,最为乐见其成的,似乎是南方的一些人,皖北发生的一系列战事,似乎让太没一些人大为兴奋。

自从袁世凯在国会上面表现的越来越强势,列强出于欧洲地区的不稳定,也开始加大对袁世凯的支持,想要在欧洲爆发战争之前,尽可能的让中国成为各自的一方。

如此以来,南方在这时候可是颇不好受,可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这次可以说是北洋的内部斗争,让他们充满了看笑话的恶趣味,他们可是记得陆建章对革命党人的屠杀,张勋对南京的攻打,而韩争抢占革命党安徽控制权的事情。

但是不管他们怎样猜想,但是对于未来,韩争很是有期待呢。

时间过的很快,尤其是当一个人处于忙碌中的时候,更是快的惊人。

在一九一三年的最后两个月里,韩争已经完全整合了皖北和徐州之间的衔接,地方守备力量也迅速的加强,各地治安治理的初见成效,各种机关逐渐的完善。

可以说,整个皖北和徐州地区就像一个开动起来的发动机一般,迅速的开动起来,每天都是新气象,每天都有新变化。

徐州本地的许多被迫关闭,频临倒闭的工厂在韩争的扶持下,重新开工,街道重新恢复了人气,虽然短时间很难称得上繁华,但是依然在复苏着。

而韩争在收获了徐州遗留的大批资产将近三十万元,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被投入到了煤矿开采和军工厂的扩张,在徐州军械所的基础上,把原来零散的军工生产全部集中在了一起,再加上最近收拢过来的人才,军械所已经能够自主生产小口径和中口径的大炮,虽然产量不高,这确是一个完美的开始。

不过唯一不好的就是,这里面的花费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些。

这段时间,如果说唯一让韩争有些惊讶的,就数十一月份发生的一件事情了。

不知道皖南的那个都督受到了谁的蛊惑,竟然发动军队,趁着韩争军分布在徐州一地的时候,悍然联合那些被韩争打压的皖南和皖北之间的小军阀,集中进犯韩争的皖北地区!

不过,这也只能算是意外之喜,别看这些人来势汹汹,而打头阵的却是淮南等地的地方治安军。

这些人如何和韩争的皖北军对抗?!在那些人刚刚动手的时候,留守在皖北的韩争师第一旅的旅长陈锋就笑纳了,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对皖北的其余各地发动反攻,这让曹德彪和李慕禅等人因为不能随着北上而产生的郁闷之情消磨不少,早就想动手拿下其余皖北各地的韩争军,这次抓住机会,毫不手软,把战线利用蚌埠一地当桥头堡,迅速的占领淮南。

然后韩争再次从徐州抽调三千正规军支援,以淮南兵分三路,先后攻占定远、长丰、霍邱三县。

三路大军,一路由曹德彪率领,从定远兵发滁州,牵制合肥方向敌军;一路从长丰直达合肥城下,而最后一路大军却是在另两路大军的声援下,由陈锋亲自率领大军主力,从霍邱一路绕过合肥,挺近六安,在合肥反应过来之前占领整个六安地区,并向南占领舒城,三路大军对合肥的包围圈正式完成。

这让看到机会的韩争,再次放手,从地方抽调守备部队,组成五千名士兵的支队,为前线支援,准备一举拿下整个皖北,韩争这次的行军速度不可谓不快,快到各方还在想着徐州之事的时候,整个江北的安徽地区已经被韩争练成了一片!

而在这个时候,安徽名义都督胡万泰终于害怕了,本来就没有完全掌握的手下军队,面对这种情况顿时分崩离析,对合肥的支援更是没有一兵一卒,坐看韩争攻破合肥,把战线拉到了安庆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