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意无意的传闻之下,王通在士卒们心中的形象极为高大,尽管王通年纪要比大部分人小,大家都对其崇敬异常。
昨曰带去火器作坊的两营兵马,留下了一营在那边,又带回了一营,面对几倍于己兵马,王大人谈笑风生,从容面对,下马带领大家冲击,几倍于己方的兵马不战自退,这样的威风事迹已经传扬开来。
现在的士兵们不光是把王通当做自己的上司,还当做是心目中的英雄,昨曰或忙碌或作战,宿营一夜起来又要干活,饥肠辘辘。
此时王通亲自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又是亲切问候交谈,被招募来的这些锦衣卫兵卒本就是心思纯朴的军户子弟,来到这边练的虽然辛苦,可饷银发足,吃饭吃饱,又被自家上司如此厚待,各个激动万分。
走了五个炮台之后,海河岸边已经沸腾起来,不停的有人大声喊道:
“多谢王大人!!”“愿为王大人效死!!”“就算上刀山下火海,小的也愿意去。”
效忠的言语此起彼伏,光是在营中训练培养不出什么忠心,只有在这样的行动中才能让人心归附。
在胜利之后,在饥饿的时候,都是人心最激荡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做出一些举动,效果最大,王通知道如何抓住这个点,也知道如何运用。
将所有的炮台先走了一遍,然后把驻扎在这边的所有营地走过,太阳已经升高,蔡楠早就到了。
王通忙完之后,额头也是出汗,刚拿着手巾擦汗,却有一名士兵跑过来禀报说道:
“王大人,昨曰那三艘船中,没有倭寇的一艘,船东在看守处求着小人来找大人,说愿意加倍缴纳税银罚款,只求大人放他们离开。”
这没有沉没,也没有倭寇的一艘船,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大过错,不过就是跟着跑而已。这年头出海的船只想要赚钱,免不得要跑倭国和南洋,贸易的人未必都是通倭或者海盗,背景不太干净是了。
王通想要在天津开关收税,对海外贸易自然也要放行,听到那士兵的禀报,笑着问蔡楠道:
“这艘船上的货验看了吗?”
“回大人的话,这艘船上的货物只是咱们自己人看过了,装着的都是府绸,一共三千匹,抽税罚银一共二千二百两。”
王通一愣,纳闷的问道:
“府绸京师多少钱一匹?”
“二两三钱,这等大宗买卖价钱要稍微便宜些,昨曰两个货栈的账房说过,小的就记住了。”
王通拍拍额头,笑着说道:
“昨曰我离开的时候,那几艘没跑的上税都有二千多两,这艘跑的也是这么多,要是这些钱他值得费这么大的力气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