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一脚射门没有形成直接威胁,但却打响了皇马的进攻信号,同时也给巴萨带来了一次胆战心惊,瓜迪奥拉立即冲到场边,对皮克、阿比达尔等后卫进行了调整,要求他们必须要看紧阿奎罗。
阿根廷小将的个头不高,1米72,算是矮个子,但非常灵活,百米速度达到了10.7秒,速度算是非常快了,但他真正令人感到头疼的还是他的启动速度。
皇马的进攻方阵是一个很特殊的速度冲刺组合。
阿奎罗和比利亚个子比较小,身体很灵活,启动速度非常快,这使得他们在5-15米的冲刺距离内几乎无人能挡,也就是说,他们要发挥出自己的速度优势,冲刺距离就不能太长,因为他们的优势是在5-15米之间,一旦他们回撤到了20米,效果就大打折扣,一旦后撤到了25甚至是30米外,那他们就毫无威胁。
当然,这是在阵地中的表现,反击和反越位就另外说。
可是小小罗和卡卡的特点却又不同,他们个子普遍比较高,身体虽然也灵活,但短距离的启动速度不如阿奎罗、比利亚、梅西等小个子球员,也就是说,如果在赛跑,5-10米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不如阿奎罗等人,可一旦扩大到了20米或者是30米左右,他们的速度优势就能够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明显的就是2006年9月4曰,卡卡在巴西国家队对阵阿根廷的友谊赛中,他在本方半场断掉梅西的脚下球后,长途奔袭,将球打入,在整个过程中,无球状态下的梅西开始还能够跟得上卡卡,可是当两人的冲刺距离扩大到了15米以上,梅西就被卡卡拉出距离了。
所以,从一开始杨诚就很明确。
小小罗和卡卡的速度优势要在远离球门的地方才能够创造出威胁,所以卡卡一定得打前腰,甚至是比前腰还要回撤一些,小小罗一定是走边路内切,位置也没必要太靠前,因为他得有冲刺的空间,而且这两名球员都不是那种适合狭小范围阵地战的球员。
而在他们的前面,阿奎罗和比利亚则都是擅长于短距离冲刺,他们的冲刺特点适合于5到15米之间,再长威胁就削弱了,所以杨诚就把比利亚和阿奎罗都排上了前锋位置,让他们距离球门最近,同时利用他们个头不高,身体灵活的特点,让他们在最密集的禁区内,幽灵一般的穿梭和拉扯,为后排插上的小小罗和卡卡制造冲刺的空间。
两种速度类型的球员组合,再通过默契的配合和策应跑动,促成了皇马几乎所向披靡的速度冲刺组合,令到所有对手都防不胜防,除非你肯学切尔西,把本方半场的空间压缩成那种几乎没有任何缝隙的防守阵型。
而皇马的这套进攻战术在第3分钟就再度体现出来了。
先是阿奎罗在禁区内的突然回撤,他的移动位置隐隐就跟皮克和普约尔形成等边三角形,造成两名中后卫的犹豫,你跟不跟,谁来跟?
这种犹豫使得他在布斯克茨身后接到了劳尔的传球,得球后,巴萨两名中后卫同时扑出来,因为你不能够任由阿奎罗在禁区前沿拿球。
可他们一冲出来,小小罗立即从左侧甩开了阿尔维斯,冲进了巴萨的禁区,而阿奎罗的传球也是恰到好处的传到了他的面前,但没有传得很好,葡萄牙人调整了一下,被普约尔反应过来追上,匆匆忙忙一个起脚,没打正部位,歪了。
整个过程就是皇马战术的体现,也是为什么杨诚拿下卡卡后,却不肯让小小罗也轮休的原因,必须要保证有一名球员能够跟阿奎罗和短距离冲刺的马塔所开辟出来的空间,进行有效的20-30米的冲刺打击。
第4分钟,阿奎罗和马塔进行配合后,马塔带球突入禁区右侧时的打门被皮克挡出底线,造成了角球,但是格拉内罗的角球虽然精准的找到了佩佩,但后者的头球没打上力道,被巴尔德斯没收。
第5分钟,又是阿奎罗拉到边路,劳尔拿球后斜传身后,小小罗后插上的一脚大力抽射,击中了横梁,发出了一阵惊动全场的闷响,让所有看台上的皇马球迷都发出了一声惋惜的叹息,因为这一脚射门就差那么一点点。
第7分钟,小小罗左路带球推进后,面对阿尔维斯和普约尔的夹击,在左路强行突破后传中,阿奎罗禁区内头球攻门,稍稍高出,头球真不是阿奎罗的强项,尤其是在高富帅的皮克面前,足足20公分的差距,让阿奎罗在头球上难有作为。
第9分钟,又是阿奎罗回撤拿球后的转身,造成了普约尔在禁区前沿的犯规,格拉内罗罚出直接任意球,一脚弧度很漂亮的射门,但巴尔德斯飞身将球扑出,表现得十分稳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