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边境集市中,来自于大宋各地的商人,将香药、犀象、苏木、草茶、麻布、铜钱等货物由南运至,而契丹商人则把中原所需的银钱、羊马、珠玉等运来,双方彼此进行贸易,各取所需。
以大宋之富足繁盛,与辽国的边境贸易并非以谋利为主,主要是冲着辽国的马匹去的。
至于中原丰富的物产,则为契丹的权贵所爱,于是双方各取所需,或明或暗的一直时有时无的进行着这种边境贸易。
雄州的榷场位于该城以北,整座榷场方圆数里,皆是栅木所围,并委以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
国家将榷场设于城外,主要是为了防止辽国的细作,借着贸易为名,混入雄州城进行间谍活动。
故而榷场虽然热闹,云集了中外各色商人,但那些契丹商人却并不被允许进入到雄州本城。
“想不到边关之地,竟然还有这般热闹的地方,真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了。”跟随于旁边的熊青叶感慨道。
石韦道:“这边境上随便一件东西,运回本国去贩卖,价钱起码能翻上十倍,不热闹才怪了。”
熊青叶忽然想起什么,便眯着眼问道:“大人,我看这榷场有许多契丹人新奇的玩意儿,你不打算买些回去,送给一府的美娇娘吗?”
“你这厮,竟然敢开起我的玩笑了。”石韦笑斥了一句。
话虽如此,不过想想熊青叶也说得在理,自己好容易来一趟边境,怎么说也得给一府的女眷们带点礼物回去,若不然又得听她们叽叽喳喳了。
于是他便一路游赏,一路的“扫货”,凡是新奇的蕃邦玩意,统统的收入囊中,反正钱对于他来说,并不是问题。
边走边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处卖皮货的摊子。
那契丹摊主看出石韦是大主顾,忙用不太流利的汉话道:“这位客官,小的这里都是上等的草原皮货,客官看中了哪件,价钱好说。”
石韦随眼扫去,目光停留在了一件白绒绒的狐皮袄子上面。
他虽然不是环保主义者,但在现代时也不赞成皮草,保护野生动物这点意识他还是有的。
不过那是现代,眼下他身处千年之前,什么狐啊虎啊的野兽多得是,入乡随俗,这时的他,自然也就不觉得穿狐皮有什么不好。
摸了一摸觉着质地不错,石韦便想着小周后是南方人氏,必不习北方冬天的寒冷,这件狐皮袄子买回去给她正合适。
就在他刚将那狐袄放下,打算叫熊青叶买单时,一双雪白如玉的手,却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中。
那双手将狐袄随手拿起,然后,一个清灵的声音便道:“这件狐袄我要了,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