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马上说道:“王兄这话就错了,你看看我这一页,上面有范仲淹大人写的文章,范大人说的很明白,各地官员都有他们自己的办法,比如谎报灾情,让朝廷多拨发一些粮食下去就是。另外还有扣减口粮!我倒是认为,必须从京官中间挑人出来去地方监督,不然朝廷对于那些地方的情况一无所知,难免有人会起不良之心。”
一个声音说道:“你们两个到也是无趣,这等朝廷大事我们看看知道也就行了,看你们的样子倒像是可以为皇上分忧一般的。”
那姓王书生忽然说道:“祝兄这就错了,我听说上一版的报纸上有个叫王安石的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平息山东流寇的建议。被柳永登上这报纸之后没过几天,欧阳修大人就亲自去看望这王安石,两个人还聊了整整一夜!”
其他几人顿时好奇:“此事当真?”
那姓王的说道:“当然是真的,而且皇上已经说了,为了让百姓渡过这次粮荒,与明年秋季增开恩科,以求上天怜悯。从现在朝堂的情况来看,主考之人当是欧阳修大人了。”
一人不无羡慕的说道:“那我等也去写上几篇,凭借咱们的才华,想来也能引起朝廷重臣的注意的。”
姓王的哈哈一笑:“哪有那么容易?你们的才华比之公实如何?公实就写过一篇针对党项战局的文章,他不主张现在就平定党项的问题,而是建议把党项事情留待明年粮食危机缓解之后再做考虑。其中条条有理,句句斟酌。可是却被那柳永给打了回来,连原因都没有说。”
这话显然让那些书生很是丧气,陈元在马车里面听的也是惊奇,这公实是谁?居然在汴京都能猜透自己的布局?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放过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