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笑道:“好了,皇上,长乐这不是为您跟荷儿着想嘛?你如此器重荷儿,若长乐常常回宫。外人会怎么想,会怎么认为呢?他们会说是因为长乐的疏通才让皇上如此器重荷儿,这对皇上,对于荷儿都不好!”
李世民也知长孙皇后说的在理,但心底却觉得自己君王的威风受到了藐视,怒道:“谁敢乱嚼口舌,朕砍了他的脑袋。”
长孙皇后也知李世民仅仅只是说说,也不在意,道:“长乐丫头这般焦急也是情理之中啊,外出征战,起码还有个音讯。荷儿这一走两月音讯全无,也不知在做什么。陛下您自己说说看,作为妻子的,长乐能不担忧嘛?那孩子也真是了,一封信也没有,在忙在忙,臣妾就不信连写一封信的时间也没有。”
李世民摇头道:“这皇后就错怪那臭小子……呃,怎么说呢,此次任务比较险峻,他是万万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的。在没有完成任务以前,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用,更加别说是什么写信了。”
长孙皇后神色大动,低呼道:“难道,还有生命危险?究竟是什么任务?”她这话出口,自己也有些尴尬。这当了十多年的皇后,她从来没有过问的政事,也不参与政事,但因此事关系到她最钟爱的女儿,最欣赏的女婿,一时口快,却也忍不住问了出来,顿了顿,苦笑道:“就当臣妾没有问过吧!”
李世民拉着她坐在自己的身旁,道:“你就是这样,你我夫妻一场。有什么话不好说的,告诉你也是无妨,免得你胡乱艹心!”
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因战功赫赫而受到了李建成的觊觎,恶意中伤,说他有谋反嫌疑。李渊当时都信了,那个时候他还在外头征战,是长孙皇后一人顶着舆论的压力,在宫里走动,承当下了一切,依旧如故的伺候着公公婆婆,这才给李世民换来了解释的时间。
对于长孙皇后,李世民是又敬又爱,在他心底的地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的。
哪怕在历史上,长孙皇后死后,这份感情依旧如此,没有变质。在这个封建时代讲究“以孝为先,父不祭子,夫不祭妻”。
可李世民却作为封建帝王,却完全无视了这一点,甚至还在宫里建造了一个高楼,天天都要眺望安葬在昭陵的长孙皇后。虽然最后在魏征的劝诫下,他哭着将高楼拆除了,但思念之心却丝毫未减。
李世民虽然好色,但真正让他动真感情的也只有长孙皇后一人,对于她那是完全的信任,当即将事情因果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听的瞪目结舌了好一会儿,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恩怨,她是最明白了一个,怎样也想不到玄武门之变,并没有将事情了解,反而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沉默了好半响,方才脸色苍白的道:“这般说来,荷儿的处境不是很危险?”
李世民也不否认,但却肯定的点头道:“皇后放心,那小子武艺很好,人也机灵,有八个心眼,前阵子连你哥哥那老狐狸都栽在了他的手上。不会有事的,朕还不至于将自己女婿派出去送死,应该相信他才是。”
长孙皇后已经知道了长孙无忌与杜荷的事情,一个是自己的亲哥哥,另一个算是自己的半个儿子,偏帮谁都不是,对此也大感头痛,对于李世民的惩处也没有怨言,但听李世民称他哥哥老狐狸,就有些不乐意了,嗔道:“说谁是老狐狸呢!”
“呃……”李世民忙道:“是杜小子给大舅取得绰号,挺贴切的,朕一时不小心叫出口了,要怪就怪他去吧,与朕无关。”死道友不死贫道,李世民很无耻的将杜荷给卖了。
杜荷不在,长孙皇后也不好追究只是道:“陛下对荷儿就这么有信心吗?可要知他们已经藏了十多年了,荷儿毕竟年少,在某些事情上的处理方式未必有一些老臣有经验。”‘“他们?不行!”李世民一口子否认,“论文论武,他们未必比得上那小子,心眼机智,更加别说。能够担当此任的仅有几人,但没有一个比那小子更加合适。朕觉得要想完成这项任务不仅仅靠的是机智,还需要有机缘。你想啊……那些跳梁小丑在长安潜伏了那么久,谁也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但却让那小子撞上了,而且一举歼灭,这就是机缘。机缘一到,事情都会自动找上门来,所以朕一直认为能够彻底拔去这根芒刺的人只有杜荷。”
***********龙井茶轩,武媚娘闺房!
武媚娘与武景娘一双眼睛无聊的互望着!
“唉!”武媚娘长叹了一声。
“唉!”武景娘有样学样,也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