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盗帅

第二十三章 武媚娘的麻烦(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如今自己外出方归,立刻就前往弘文馆,落入有心人眼中必遭怀疑。

如今的他,在经过多年的朝堂生涯,为人处世,都怀有着一颗警戒之心,唯有步步为营,才能笑道最后。

略作沉吟,他继续前走,不过目标已经不是弘文馆,而是科技院,去查看罗盘最后一道工序是否已经完成。

他却不知,这一步谨慎不但救了公孙夜月,同时还让他免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杜荷这抵达科技院,直接找上了负责研究罗盘的管事,也是技术师傅。

这负责研究罗盘的技术师傅不是别人,正是大唐著名的第二神棍李淳风。

说起这个李淳风在大唐也是赫赫有名,他今年不过三十七岁,还不满四十,却是道家第二号人物,与袁天罡齐名,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尤其精通天文、地理、道学、阴阳等术。

早在贞观初年,李淳风就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他改进汉代“落下闳”(人名)发明的天文浑仪,加黄道、赤道、白道三环,使天文观测更便捷精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这天文浑仪与罗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是用精妙的仪器来分辨观测的微小的数值,让仪器更加的精准。唯一不同的就是天文浑仪用于天文,是测量天体的仪器,而罗盘测量的却是方向。

罗盘之所以会出现在世间,也是因为古代的天文学家以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刻放在罗盘上。一些天文学家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特定的方位或时间。

尽管古代的天文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

故而这罗盘的制成,其中也需要用到大量的天文学知识。在这一点上,李淳风正是大唐第一。

当初杜荷在为罗盘的制作烦心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天文学知识。古代的天文学知识是深奥的八卦、十二地支这些玩意,杜荷从未接触过,于是找到了太史局。太史局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李淳风因为改良了大唐历法,给李世民安排在太史局掌管天文星象,正好与杜荷碰了一个正着。

杜荷也果断的用了自己的职权,一锄头挖倒了太史局的墙脚,将李淳风挖了过来,成为制作罗盘的总管。

李淳风也确实不凡,应该说实在太了不起了。

古代分辨方位不可能划分得很细。只能用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八个大方位来描述方向。而根据杜荷的提示,李淳风以八卦来代替这八大方位,分别是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东北方,震卦代表东方,巽卦代表东南方,离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兑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随之又以将地平面均分为十二个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指示方位,大大细化方向刻度的划分。一个小小的罗盘却容纳了九宫八卦十二地支,充满了古人那无穷无尽的智慧。

杜荷在离去之前,九宫八卦十二地支的方向刻度已经成形,只剩磁针的调试。罗盘用于海上,自然越精确越好,磁针是最后的工序,也是最容易,却重要最关键的。他的要求是在回来之前,调试完成。

现在他以回来,罗盘的最后调试,却不知是否已经完成。

“大人!”李淳风听得杜荷叫唤,笑着端着已经成功研制的罗盘道:“依照指示,罗盘最后一道工序指针已经调试完毕,罗盘正式研制成功!”

“太好了!”杜荷握起了拳头,接过了李淳风递来的世界上第一个罗盘,尝试着转动身子,来测试方位,在南北针的指向下,上至九宫八卦,小到十二地支对应的方位,一目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