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果真与一般的皇子不一样。
杜荷淡淡一笑,目前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三人,李恪是唯一一个让他生出好感的皇子。
智永不疾不徐。
虞世南暗自焦急,频频给智永施以眼色。他也知李世民的脾气,智永要是借,那便是有借有还,若是不借,那便要强取了。
智永目不斜视,并没有看见虞世南的眼色,只是淡笑道:“《兰亭集序》是先祖传下的宝物,要借去一观,也无不可……但是……我有一条件……需要以字易字……”
智永开口答应,让杜荷、李恪心中一喜,可听“但是”二字,便知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李恪不解问道:“何为以字易字?”
智永坦然笑道:“要借《兰亭集序》,自当要以足以打动我的字来交换。根据求来的字的好坏,决定借出的时间。当然若字比得上《兰亭集序》,便是将《兰亭集序》相送,也无不可。”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若有若无的往杜荷身上一瞟。
杜荷恍然,上前道:“杜荷愿意一试……”
虞世南也知好友的心思,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
杜荷提笔蘸墨,深吸口气,整个人进入无我之境,天上地下所有东西都化为虚无,唯有一人一纸一笔。
笔落纸上,没有一点犹豫,龙飞凤舞,一笔一划,以时分心力来写,如刀削如斧凿。
收笔时,云淡风轻,不留一点痕迹。
“智永,书法大家,书圣羲之七世孙也,闭门习书三十年,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贞观十四年,永往长安,吴王恪与杜荷封皇命来虞公府求画……”
杜荷依照古代赋的格式,应景随手做了一篇小赋。他随姓而做,虽比不上那些千古名句,但也可圈可点,况且小赋在于字,而不在于本身。
杜荷自信的将作品交给了智永,此时此刻他作为一个主人,对于自己的作品,抱有十成的信心。他不敢说在笔法笔力上比得上王羲之这位书圣,但在字体的结构、雄伟上相信不会逊色多少。毕竟杜体字的精髓就在于气概凛然,端庄雄伟。
王羲之的真迹,他也曾看过,笔力苍劲,无与伦比,一笔一划,几乎达到完美之境,可不论是行书、楷书还是草书都没有承传于颜体字的杜体字霸道,刚硬,在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上要逊色一筹。
智永聚精会神的看着杜荷的作品,眼中无喜无悲,并无他人得到杜荷字迹的那种喜悦之情,端详了许久,轻轻的吹干了墨迹,将宣纸卷起道:“三天,这字我收下了,《兰亭集序》只借三天。”说着,他对辩才道:“将《兰亭集序》拿来……”
杜荷默然不语,心中暗自不满。为了一比《兰亭集序》,他几乎发挥出了自己所有的实力,换回来的却仅仅只是三天。
这个成绩,无论如何都是他不能够接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