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色战旗

第六百二十章 会攻南宁(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2)在邕武路方面,曰军约一个大队,主力占领高峰隘,一部占领香炉岭。第16集团军第135师和第170师负责攻击当面之敌。

(3)在邕钦路方面,曰军由亭子圩经七婆坳、吴圩、绵羊村、唐报、那陈、大塘、小董、钦县到龙门港各要点为后方联络线,兵力以兵站守备部队为主,加上若干机动部队,共两三千人;与邕钦路靠近南端的钦县小董和北端的亭子圩、狮子口等各地曰军,全线组建成一所谓“常山蛇阵”。第31军第131师、第1师负责攻击由邕钦路西边对邕钦路北段那陈、唐报和吴圩、七婆坳各据点;第46军第175师及新编第19师余部负责由邕钦路东边对邕钦路中段小董、大塘等据点之敌攻击。

白崇禧设想邕宾、邕武、邕钦三路攻击进展后,三路大军会攻南宁。

在邕钦路西的第31军先开始了新的作战。

在桂南的作战中,第131师师长贺维珍一直没有作为。他是江西永新人,是白崇禧的保定军校同学,先在广西办军校,被白崇禧称为是“15位对广西有贡献的外省人”之一。可是这段时间里,他这位“有贡献的外省人”却一直没有贡献,于是首先出马,第131师派出一个团夜袭七婆坳。贺师长亲自部署一个营打七婆坳的制高点,另一部迂回七婆坳后面进行侧击。

战斗打响后,前一个营一度打到坳上的制高点,与曰军进行争夺,第二天,曰军在飞机直接协同下反击,这个营就被打下来了。

贺师长的亲自指挥还是没有“贡献”。

于是该师另一部攻击吴圩。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因从狮子口前来增援的曰军迂回到攻击部队的右翼,部队长害怕被鬼子反包围,也撤了下来。

两次攻击,劳而无功,“有贡献的外省人”没有任何“贡献”。

第1师师长魏镇不是“15位对广西有贡献的外省人”,但是这次白崇禧要反攻南宁也决心很大,希望广西这次能够一战得太平,也派手下一个团对那陈、唐报的敌据点夜袭,也没有成功;随后,在白天接着打,集中迫击炮轰一发发炮弹飞去,全落在鬼子修筑的机关枪掩体上爆炸,工事并没损坏。攻击部队“呼啦”一下冲上去,遇到敌人的铁丝网,就不敢去接近了。

这样,他们就和曰军对峙着。

可这样和鬼子对着耗下去,就像一个笑话说的,两个犟头迎面相撞,谁也不让道,结果就站着犟下去,可是长久这么对峙下去1师就危险多了。如果小董或大塘方面之敌来增援的话,几个小时就可赶到。幸好军部预料援敌一定会向第1师右翼迂回包围,事先派一个团在右翼选择阵地埋伏。这一天黄昏,曰军果然来增援了,先头部队到达了伏击阵地前,迟疑不前,然后退了回去。

原来,伏击部队已有情况暴露,被曰军看出来了。援军跑了。对峙还继续着,曰军断了粮草,一急就往外打,1师吓得脸色大变,就撤了下来。

第31军两个师没攻下敌人的据点,干脆退到邕钦路西侧,最后选了一些山地,构筑阵地,又与敌对峙。

第31军在邕钦路没进展,邕宾路、邕武路方面的攻势也并不比这边好多少。邕钦路东、西两方面对敌后方联络线攻击,一个据点也没有打下来。以后,各个部队没办法,只好时不时在夜间派些小部队掩护工兵和民夫去破坏邕钦路,在公路上埋地雷,摆三角钉。曰军汽车队经过时,先派装甲汽车扫清路障,然后派飞机掩护,照样通行无阻。

第31军不去进攻,曰军倒觉得它们是眼中钉,派出机动部队进行“扫荡”。

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扫荡”却总能“扫”到31军各部队的“痒处”,触及“最痛处”,因此往往是一扫就灵,无往而不胜。

曰军到底有什么诀窍?

这个“抓最痛处”的方法,他们首先是从第31军身上发现的。

第31军好歹也是国民党的一个建制军,有历经战阵的韦云淞等一批将领,有什么大的“最痛处”可以让没交手打过几仗的曰军抓住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