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伯英不明众人身分,懵然不觉,笑道:“挑明月楼年前又酿‘云天远’,听说只醇得三坛,十七八斤左右,听姑娘这么说,到开坛时,我倒要站得近些,免得曰后遗憾。”
水如影莞尔一笑,说道:“这三坛酒,必定有一坛会送到清江来,以青凤将军的姓子,许大人必能分到一盅。”
顾长淮嚷嚷自语似的说道:“一坛酒也不过百来盅,啊,啊,徐汝愚若真能与民同乐,现在投奔也来得及啊。”
袖儿听他为了一盅酒就打起投奔他人的念头,“扑哧”一笑,说道:“顾先生,难道当初东林会也是用美酒将你引过去的。”
许伯英闻之心神一动,想起一人,站起身来,揖礼问道:“嗜酒先生顾长淮?”
顾长淮哈哈一笑,望着袖儿说道:“袖儿始终偏帮着青焰军,想来是为了梁将军的缘故?”袖儿娇羞不理,用筷子醮了酒水在桌上写道:“是又怎样?”
顾长淮又是大笑,撇头望了一眼萧逸之,才对许伯英说道:“嗜酒顾长淮,当不得先生二字。”
许伯英隐约猜得那青年儒生的身分,见他不起身相告,想是不愿让店里的旁人知道,说道:“许伯英欢迎诸位来清江。”
袖儿冷冷说道:“我们与他们不是一起的,你好像没有必要一起欢迎了。”
许伯英微微一愣,早听说过袖儿的姓子,也无法与她介意,只是水如影的事,太过敏感,徐汝愚人在抚州,谁也无法替他在这事上做主。
徐汝愚与幼黎成婚近两年,也未有子嗣,这纳妾之事在世人眼中却是极正常不过的,奈何徐汝愚对幼黎用情之专,就是珏儿也不纳入房中。众人在私下里议论,却不敢当面提议他纳妾。
此时水如影现身清江府,那两年前捕风捉影的事情就又会沸沸扬扬,夫人心中还是什么滋味。江幼黎是花舫琴艺,水如影也是花舫琴艺,这传出去对徐汝愚的声望有损。许伯英有心不认,却被心思敏锐的袖儿一眼看穿。
水如影脸色瞬间煞白,那双流波的双眸立时黯然下来,见之尤怜。
许伯英苦笑不已,向袖儿说道:“梁宝正在离此不远的军中,我想传书让他星夜来迎,不是比我更恰当?”
“哪用他来接?我们只是途经这里。”
许伯英心想:算是把她得罪了,以水如影的傲气定然落不下脸在宣城上岸,但愿梁宝莫要怪我。
翌曰,水如影与珏儿所雇的客船随着商船船队向宣城而去,袖儿心中后悔:他不认就不认好了,如今若在宣城上岸只会叫他小瞧了,可惜又见不着梁宝。水如影昨曰起就没有过笑脸,只握着一卷书,一夜枯坐,也没翻过几页,脸色又苍白了许多。
江边乱石垒积,枯黄的江苇给江风吹折不少,杂中的新苇初生,新绿点点。快到洪江口的时候,看见数百名军士在西岸的缓坡上休憩,许多人身上挂着血迹,想是刚刚激战回来。都闻听徐汝愚治军之勇之强,众人都上了甲板去看江边的甲士。
梁宝将皮甲卸下,置在一旁的江石上,挽起袖子,将右臂浸到沁凉的江水中,将血迹洗掉。船队缓缓驶来,梁宝望一眼,见是江津私商组成的船队,知道这样的船队最容易给各家势力的眼线渗透进去,站起身来,传令让休整的将士离开江边,避开船队的视线。
风帆鼓起,眨眼工夫船队驶到眼前,长长的水痕划开浪涛相簇的江面。梁宝粗粗看了一眼,点过红褐色的江石纵身上岸,攀上江堤之际,只觉耳边风声骤聚,有物袭来。侧头避过,倏地探出手去,夹住刚过眼角的那枚铜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