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志

第四章 以南统北(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徐汝愚微微颔首,说道:“借道成渝又是如何避开上述弊端?”

“攻下成渝,北面就是汉中,汉水流经此地,形成狭窄的汉川通道,南平可从汉川通道迂回到襄阳的北面,清除荀家在荆襄北部的坞堡城池,合围襄阳。另外,南平兵镇成渝北境的阳平关,踞大巴山而望汉中,事实上封锁住了汉川通道,襄阳就不能向谷家请调援军。容雁门大概希望以此封死霍家的所有退路。”

徐汝愚叹了一口气,说道:“谷家与荀烛武在西京一战必会结下死仇,容雁门封住汉川通道,又有谷家与荀烛武纠缠不休,他再攻襄阳,当真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樊文龙听赵景云话中的意思,尉潦适才所述的精辟绝伦的论述不过是宜观远在演武堂的公开讲授,谔然问道:“宜先生在江宁演武堂公开讲述军事地理的大成之作《均势策》?”

徐汝愚笑道:“按江宁军制,缩减军力,普通军士转入军屯,伍员将职均需入演武堂修习,现在演武堂各阶教习将官高达八千众,此乃江宁核心军机。”

江宁常备兵力并不算多,宿卫军、骁卫军各有万人驻在武陵山以南,北面的青卫军、中垒军、武卫军、五校军、宿卫军、骁卫军、百夷军以及加上清江、江宁两处少量的卫戍军,各部加起来的步卒不过十二万众。但是有了演武堂八千教习将官,江宁则可以迅速扩军十万。

赵景云在旁笑道:“江宁在南闽驻军过多,只要解决颜氏这个后顾之忧,还可以抽调出五万兵力到北面来。”

樊文龙笑了笑,说道:“如果容雁门知晓江宁能在旬月之间集结将近三十万的兵力,多半会放弃西侵成渝的计划。”

徐汝愚摇了摇头,说道:“即使据有越郡全境,在数年之间,三十万常备兵乃是江宁财力的极限。”

赵景云笑道:“政事堂希望尽快解决颜氏,就是希望将南闽常备军中的一部分转为军屯,以缓解江宁财政的压力,如今便是驻军,只要没有战事,按制也要抽出四诚仁来屯田,此时集结大军,只会逼着政事堂的人去跳江。”

樊文龙说道:“江宁政事已见成效,潜力可期,只要近年内避开呼兰、南平的锋芒,最终会让他们大吃一惊的。”

徐汝愚说道:“《均势策》论天下地势,以秦岭、淮水为界,分南北;以太行山、衡山、湘水为界,分东西。北重于南,西生于东,故天下地势,西北最为紧要。数千年来,制霸天下者,无一不是从西北出兵而逐鹿中原,东南则是望风而降。容雁门便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急于北上争雄,倒予我可趁之机。我倒要让他晓得,以南统北,非为不能也。”

徐汝愚眼望远方苍茫,负手卓立,神态自足,似将这天下大势看得通透。

众人皆摒息静立一侧。

“得得”马蹄急驰,一骑向这边奔来,赵景云识得是北地的游骑,迎上前去,片刻之后后回来禀报:“三曰前,伯颜子义率仆旗步卒陷安阳,蔡正石率残部向东溃逃,于尧城西郊遭遇褚师济伏兵,蔡正石降。蔡正石带着伪饰成幽冀兵的仆旗步卒往临河而去,我前往临河报信的游哨悉数被呼兰高手截杀,估计临河城已经陷落。”

徐汝愚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以示知悉,没有说话,转身望向别处。

方肃小声说道:“你去安排,准备今夜动身。我们从沧州西侧择路前往范阳,传信君家,让君卓颜在幽冀沧州与青池间的某地等候通知。另外吩咐下去,游哨传信都应避开安阳的北面以及太行东麓大通道,那里的信路估计已被封死。”

徐汝愚叹道:“你也以为褚师泽的中路军已经越过雁门关了?”不待方肃应答,转过身来,对尉潦说道:“你不愿与我等同行,也由着你。你上次写的骑战策,不过平实之言,没什么新意。呼兰人生死俱在马上,骑战居天下之首,你可观其形、其术、其势,新写一策,然而到范阳与我等汇合,切记,路上不要生是非。”

尉潦眉头皱起,想不到独行却是这样的苦差事。

江宁与幽冀之间尚隔着东海与青州两大势力。青州兵现被滞留在彭城,待呼兰将幽冀收入囊中,青州也势难独挡呼兰铁骑。徐汝愚有意取东海,最终还是江宁兵马去面对居天下骑战之首的呼兰铁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