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建成的英国“海上君王”号,是詹姆斯的继任查理一世时期所建的英海军中,第一艘有三层统长甲板的大型战舰。这艘战列舰从公元1636年1月开始设计,1月16曰在伍利奇船厂建造,一直到公元1637年10月下水,总造价超过4万英磅(其中一半是付给造船匠的工钱)。
【作者注:当时的英镑,和白银的比率,不好计算。那时候的白银数量还不算多,英镑也非常值钱,估计1两银子价值10英镑左右。四万英镑,估计就是四千两银子。】
主设计师佩特本想该舰只需装备90门大炮,但查理一世却硬要把炮数增加到104门(共重153吨),使之成为当时最大的战舰。该舰龙骨长39米,总长51米,宽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该船重1683吨,有4层甲板。该舰竖以3桅,在主桅和前桅上挂有皇冠帆。
该舰装备102-104门炮,在低甲板及主甲板上架30门炮,在上甲板上架26门炮。在首楼上有12门炮,半甲板上有14个炮门,还有10门船首炮及若干尾炮。该舰队有11只锚,每只锚重2吨。
该舰配备水兵800多人,最大的炮弹净重60磅,一次齐射的炮弹重达一吨。该舰先后曾参加了对抗荷兰、法国海军六、七次海战,连续使用了60余年,最后,意外地被法国海军击毁于查塔姆(Chatham)海域。
虽然西方海上强国的大炮巨舰越来越多,但是作为海上武力标准的主要舰船仍然是二层甲板,装有50到80门火炮,排水大约是1000吨左右的战舰。此外,装有大炮的快速帆船也开始建造,一般排水量约为400吨、装有30到40门炮。这种船结构坚固,艹作灵活、火力强大。
当时,同样排水量的中国的最大战船,只能安放2门大炮和若干小炮,两者火力根本无法比较。以《纪效新书-治水兵篇》记载的戚继光水师为例,一个水兵营中,4艘福船,2艘海沧船和4艘苍山船,装备的主要兵器加在一起,才有40到70门火炮,勉强可和西方一艘小吨位快速帆船相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