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483 大萧条 三(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石原莞尔的这个计划听上去似乎不错,只是艹作起来有点复杂了,涉及到的方面也太多,不过眼下也没有其它办法。冈村长太郎沉吟了片刻,叹息一声:“那我们就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轻轻一声响动,罗耀国推开了面前的两份文件。

这两份文件,一份是中德飞机公司总工程师威利.梅塞施密特的Me-2型双翼战斗机设计方案。一份是航空研究院一个名叫张宇的年轻工程师提交的研-1单翼战斗机设计方案。

虽然这两份飞机设计方案,属着他们两人的名字,也是由中德公司和航空研究院分别提交的。但实际上却是双方的飞机研发机构通力合作的产物,不知道有多少德国和中国的杰出工程师参与了设计工作。事实上这份方案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梅塞施密特的Me-2是在Me-1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设计方案保守而实用,使用的也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而那位名叫张宇的工程师提出的却是一份相当“前卫”的飞机设计方案,这是一款先进的悬臂式下单翼飞机,采用全铝制硬壳式机身和收放式起落架,拥有流畅的线形和短促的机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飞机的发动机都将采用BMW公司在普惠R-1340黄蜂式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BMW-129星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起飞输出马力680匹;最大输出马力600匹;海平面巡航输出马力500匹。罗耀国前世的记忆里面不记得BMW公司有129型,到是隐约记得有一款著名的BMW-132型,也是在黄蜂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各项姓能指标倒是和这款BMW-129型非常接近。看起来这个129型没准就是早产的132型了。如果132型早产了,那BMW-801型和802型会不会早产呢?

看起来,蝴蝶翅膀煽动出来的微风已经开始改变欧洲的历史了。

坐在他下首的,正是在这两份设计方案上署名的梅塞施密特和张宇。梅塞施密特和罗耀国算是老相识了,那个张宇却是第一次见。这位飞机设计师长相儒雅,皮肤白净,额骨很高,鼻梁有些隆起,上面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他和航空研究院院长王助一样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的,今年只有二十七岁,去年刚刚回国,之前也曾经在美国波音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而这款研-1是张宇第一件作品,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这款飞机不像是一架战斗机,到像是一款参加克利夫兰航空节的竞赛机。不过却是罗耀国想要的东西。

“梅塞施密特先生,您提交的Me-2型战斗机大概什么时候能够装备部队?”虽然对双翼的Me-2兴趣不大,不过罗耀国还是先冲着梅塞施密特温和地一笑,问起了Me-2的情况。

梅塞施密特也微笑了一下:“阁下,Me-2是一款相当实用,技术也非常成熟的产品。”说到这里他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身旁的张宇,又道:“我们预计这款飞机会在1930年内投产,此外Me-2的海军型也会同时跟进。和Me-1一样,Me-2也将是一款多用途飞机,在装备了马力更大的BMW-129型发动机之后,这架飞机的航程和载弹量较之Me-1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即使等将来的研-1完成研发以后,Me-2仍然可以作为轻型俯冲轰炸机继续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且我们估计单翼飞机上航空母舰还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关,因此即使在研-1投入军用之后,贵国的航空母舰上仍然需要Me-2。”

罗耀国沉默半晌,轻轻点头:“我会指示军备部为Me-2的开发提供资金的,我希望你们能够尽快将这款飞机开发出来。之后我希望中德飞机公司的研发部门也能够参加到研-1飞机的开发之中。”

梅塞施密特淡淡一笑,拿起公文包,起身离开:“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请阁下等我们的好消息吧。”

当梅塞施密特离开,罗耀国又翻开了张宇带来的文件夹,细细看了起来:“张先生,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欣赏您的设计。不过……这款飞机上使用的新技术的确非常多,我估计它注定是不会成为一款成功的飞机了。”

“阁下,我有这种心理准备。”张宇淡淡一笑,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不过它却能成为未来新一代成功的单翼战斗机的母亲。我们想要得到孩子,是不是应该先把老婆追到手呢?”

罗耀国哈哈一笑,啪的一声合上了文件夹:“张先生有这样的想法我就放心了,研-1飞机的研发将获得最优先的资源保证,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干吧。不管多么前卫的技术都可以在这款飞机上试一下,我只是希望在一九三七年之前,研-1这个母亲能够为我们的空军和海军生下最棒的孩子。”

张宇怔了一下,最后还是昂然抬头:“阁下,我们航空研究院上下,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这个任务。到一九三七年,中国一定会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

罗耀国淡淡一笑:“既然如此,我就可以放心的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张宇站起身,微微向罗耀国弯了下腰,刚想转身离开。罗耀国却突然又问了一句:“张先生,您在美国听说过亚历山大.舍维尔斯基这个俄国人吗?”

张宇稍一思索,便点点头:“我见过这个人,他曾经是沙皇俄国的一名飞行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落过几架德国飞机。他是1917年因为工作原因到的美国,正好躲过了革命,所以就留在美国,还加入了美国国籍。现在也在从事航空技术方面的研究,获得过几项专利。我在波音公司工作的时候曾经因为工作原因和他打过交道,这是一个非常聪明,也很有抱负的家伙,俄国人失去他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

罗耀国微微一笑:“张先生,等您忙完这一阵就替我跑一趟美国,把这个舍维尔斯基先生给我请到中国来。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美国航空和机械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希望您能在明年上半年动身,那时应该是个不错的机会。”

“什么?”张宇愣了又愣,口里喃喃道:“美国的工程师可是很贵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