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主任赵洋林道:“都知道教育重要,可我们的教育体制面临的困境真不少,市场经济社会,教师工资低,待遇差,教师也是人,穷则生变,如果在正确的指导下,这种变革会成为好事,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这种变革就会演化成一种不好的后果,对社会,对民生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他并没有举例子,之前教育系统的事情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公安局长田庆龙和李长宇的私交不错,他意识到常委们有把矛头指向李长宇的意思,他插口道:“现在是深化改革的时代,不仅仅是教育,企业改革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江城的改革任重道远。”
一直没有发言的市委组织部长徐彪道:“说起这件事,我倒是有些话要说!”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徐彪。
徐彪道:“咱们市里新近设立了企改办,这是应改革发展而出现的一个部门,平海其他城市早就有了,而且企改办也能够起到帮助企业在改革中发展过渡的作用,据我说知,企改办到现在连个办公地点都还没有吧?”
常委们多数不明白徐彪的意思,他怎么就突然提起了这件事,按照他们通常的思维,徐彪这位组织部部长是不是想把他的关系送入企改办?
李长宇则想起了张扬,张扬是自己放在企改办的,徐彪难道想用人顶替他的位置?
徐彪道:“按照我们预先的想法,企改办应该是正处级单位,这样的部门运行起来需要不少的工作人员,从提出企改办的想法至今,除了当初定下来的两位正副主任,连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与其这样,这种部门留着还有什么用?”
左援朝以为徐彪要把还没成立的企改办砍掉,笑道:“现在平海的每个城市都有企改办,难道我们江城要搞特殊化?国资委副主任马华成生病了,所以逐渐企改办的事情耽搁了!”
市委书记洪伟基道:“企改办还是要搞得,不但要搞,而且一定要搞好!”
徐彪道:“马华成生病了,可组建企改办的事情也不能因为他而耽搁,张扬不是还在吗,这个年轻人很有能力,组织部对他考察有一段时间了,他在青年干部中的确是出类拔萃的一个!”
徐彪的这句话一说,在场的常委都明白了,搞了半天这位组织部部长是要力推张扬。几乎所有人都同时想到了一件事,肯定是上头有人给徐彪打招呼了。
副市长袁成锡道:“张扬……还很年轻嘛……”
公安局局长田庆龙道:“年轻才好,年轻才是优势,我看张扬可以考虑破格提拔一下,既然是企改办副主任,还是一个科级名不正言不顺,可以考虑提拔副处了!”
江城军分区司令郭建对张扬也十分熟悉,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和张扬关系不错,更知道他是老司令楚镇南钦点的外孙女婿,这种时候当然要不遗余力的帮着推一把,他大声道:“我们整天都喊着干部年轻化,言行要一致,说出来,就得做到,我看张扬的副处级没什么问题,对于这种有能力的干部就该破格提升。”
左援朝笑道:“他才二十一岁吧!”
人大主任赵洋林道:“秦清二十八岁就是副厅级干部了,二十一的副处也算不了什么,咱们江城别的在平海数不上第一,提拔年轻干部要走在平海前头,平海最年轻的副市长出在咱们江城,平海最年轻的副处也出在咱们江城!”
洪伟基笑了起来:“我看行!张扬有能力,有胆子,年轻人冲动了一些,可是正是因为冲动才有过人的工作热情,江城是个老工业基地,最难搞的就是企业,让他去冲一冲,说不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徐,提拔干部的事情你看着定!”
李长宇原本想跟着说两句的,可看到常委多数对提拔张扬投了赞成票,自己反而不用说什么了,心中欣慰之余,不由得又有些惭愧,张扬的副处级原本应该自己帮他搞定的,可绕了一圈子竟然是徐彪第一个提起的。
张扬回到江城第一件事就听说自己的副处级已经搞定了,而且企改办主任马华成因病住院,市里已经决定企改办由他来主持工作,马华成单方面也表示不愿去企改办,这是因为马华成对张扬的作为早有耳闻,认为自己去企改办日后的光辉必然会被这位新扎副处掩盖,他都快退休的年龄了,何苦去那里给人家当陪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