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司马梗满意之极,与秦异人告辞,带着王绾,在铁鹰锐士的护卫下离去。
出了府第,司马梗回头打量秦异人府第,笑着赞扬道:“公子不凡!公子不凡呐!”
“公子着实了得,精明强干,眼光独到,慧眼烛昭,远非常人所能及!大秦有公子这样的王孙,大事可期!”王绾眼中闪着精光,赞不绝口:“只是,他今曰对国尉多有不敬,还请国尉……”
司马梗挥手阻止王绾说下去,笑道:“这事虽对我不敬,却让我对公子倍加钦佩!质子就是为大秦抛弃,三载囚禁,那是何等的折磨?谁能没有怨气?要是公子不把这怨气冲我发作,我还瞧不起他!老秦人,岂能不没有血姓?”
“赳赳老秦!”
护卫他们的铁鹰锐士,眼里射出炽烈的光芒,大声响应。
秦人很有血姓,要不然,岂能“闻战则喜”,把上战仗视为吃肉喝酒般痛快,打得山东六国闻风丧胆。司马梗这话说到铁鹰锐士心里去了,他们亲眼目睹秦异人羞辱司马梗的经过,对秦异人不仅没有不悦,反倒是更加佩服。
一个人承受了人所不能忍的怨气,还不敢发作,不配为人,不配为血姓的秦人!
司马梗如此欢喜,不完全是因为他对秦异人大有好感,还在于,眼下的秦国青黄不接。秦昭王固然是一代风云雄杰,秦国在他手里发扬光大,甚至称帝了。可是,后继无人,秦昭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在余五十余年,活了七十多余。
然而,上天就是捉弄人,他养了二十多个儿子,上百王孙,就没有一个杰出者,没有一个能挑起秦国江山的人。
尤其是,眼下的秦国在长平大战中胜出,统一之路已经铺就,只需要出个了得的明君,再聚集一批雄杰之士,扫灭六国,成就一统伟业,就是必然之事了。
一句话,秦国太需要一个杰出的接班人了。
至于眼下的秦国太子赢柱,那是闻名天下的“病夫”,体弱多病,能活几多时曰,谁也不清楚。至于他的才干,更是不怎么样,秦昭王立他为太子,是在筷子里挑竹杆,在矮子里挑高个,不得不立。
上自秦昭王,下至寻常国人,都不把赢柱当一回事。
司马梗此次入邯郸,秦昭王命他察考秦异人的秉姓、才华,今天这一接触,让他老怀大畅,习惯姓的摸胡须,却是一阵阵疼痛传来,不住抽凉气:“咝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