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纪

第十五章 尉缭归来(3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尉氏三代国尉,这在战国时代仅见,老缭子对魏国的深恩还是很感激的,很想为魏国出力,奈何魏安厘王不堪为君,整一个扶不上墙的烂泥。

“今曰痛彻心扉,方知报国无门之痛!”老缭子流泪失声。

“阿父,非我弃魏,而是魏弃我尉氏,我们尉氏无愧于天地,何必记在心上。”尉缭宽慰老缭子,道:“如今,秦国大势已成,一天下者必是秦国也!秦帝有言‘在秦国不怕才干,就怕才不高;在秦国不怕功大,就怕功不大’,秦国求才若渴,文王礼贤下士难过也,阿父随我一起入秦吧。”

“入秦?”老缭子一愣。

随即,老缭子就是赞不绝口:“秦帝好大的气魄!在秦国不怕才高,就怕才不高;在秦国不怕功大,就怕功不大!好!好!惊世之言也!足为后人戒!”

“在秦国不怕才高,就怕才不高;在秦国不怕功大,就怕功不大”,是秦昭王在学馆落成时的训话,早已传遍天下,此时再品秦昭王的话,细想自己的遭遇,老缭子深感秦昭王的气度非凡了得。

“可惜,我尉氏毕竟三世国尉,战国之世所无也,魏虽弃我尉氏,我尉氏终不能弃魏也。”老缭子摇摇头,道:“儿啊,你入秦吧。当今天下,一天下者非秦莫属,你入秦为一天下,还天下安宁出力;为父留魏,报魏三世国尉厚恩。”

想了一阵,老缭子还是不能忍心放弃魏国,尉氏之忠之义若此,诚让人叹也!

“阿父,魏国国势若此,君上狂悖昏庸,留之何益?”尉缭忙劝说。

“是啊,留下来是没用的。”老缭子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道:“可是,为父要尽力啊。苏秦说周室,非为用于周,为尽力也;我儿献兵书于君上,非要用于魏也,尽力也;如今轮到为父尽力了!”

一席话说不出的伤感、痛惜,还有无奈,催人泪下。

尉缭知道老缭子主意已定,无法更改,只得道:“既如此,孩儿就入秦,阿父还请保重!”

“嗯。”老缭子在尉缭肩上拍拍,道:“我儿入秦后,一定要尽心尽力,莫有丝毫懈怠玩忽之心,更不能有二心。”

“阿父请放心,孩儿明白。”尉缭重重点头。

跪在地上,冲老缭子叩头辞别。

老缭子眼含热泪,在尉缭肩头拍拍,有千言万语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唯有用无声胜有声来表达。

在朱亥他们的簇拥下,尉缭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与父作别,踏上了回秦的道路。

这一路上,倒也没出什么事,很快就回到了咸阳。

秦异人一听说尉缭回来了,大喜过望,亲自出迎。

见过礼后,秦异人问起回魏经过,尉缭说了,秦异人仰天一叹,道:“狂悖之君若斯,千古未之闻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