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抽签的福,昨天晚上约翰老板的酒吧生意比平时还好了一倍,几乎所有存货都被喝光了。苦涩够劲的黑啤当然是卖得最好的那一种。
最后他们红着眼睛,沙哑着嗓子对楚中天说:“楚!我们只能在看台上给你加油,嘘你们的对手。真正要赢球还得靠你们这些球员,所以不管怎么样请一定要赢!我不介意你们输给其他对手,唯一不能输的就是这支还他妈披着温布尔登外衣的叛徒球队!”
他们的唾沫星子喷了楚中天一脸,楚中天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信念,当然不是因为那些唾沫星子……这个抽签结果让所有人都疯狂了起来,一年前被俱乐部背叛的怒火其实从未消亡过,只是转入了地下,在内心深处慢慢积累燃烧,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喷发出来。
如今,机会来了。
和那支温布尔登的比赛一定会是一场激烈的火山喷发。这是一场绝对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比赛。
“瞧。”希林指了指那些队友,“我知道你不算一个温布尔登的支持者,但你能够理解这一切吗,楚?”
“我当然能。你说的没错,我不是那支温布尔登的支持者,但我是现在这支温布尔登的支持者。”
希林在说到“温布尔登的支持者”的时候用了一个单词“Suorters”,用中文来翻译的话可以译作“支持者”或者“球迷”,不过在中文里对于球迷的区分没办法用词汇直接分辨出来,实际上这这个词不是指普通的“球迷”。
在英国,用来表示球迷有三个不同的词,它们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支持境界。Suorter,是最标准也最正式的名词,支持者、真正的球迷,比如温布尔登独立支持者协会的名字中用的便是“Suorter”,而不是其他什么单词;Fan,则属于带有些娱乐色彩的球迷;Spectator,就是跟风观戏的娱乐看客了。
而在中国则一律统称“球迷”,殊不知这迷中也有大量的分别。你是祖孙三代支持这个小小俱乐部的suorter;还只是在某个豪门球队春风得意时自我改换门庭的fan;抑或是完全出于对足球运动带来的荣誉、时尚和激情去跟风的看客spectator,一个“迷”字怎么能区分得清楚?
所以在中国现在发展出来了“真球迷”和“伪球迷”的称呼。但是这个分类依然太模糊了,对于那些追星族,真球迷总是轻蔑的称他们为“伪球迷”。而那些熟知足球知识,对欧洲足坛动向了解的一清二楚,热衷于研究技战术数据,平时喜欢亲自踢球的人,他们自称“真球迷”。可即便是在这些“真球迷”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Suorter”呢?要知道在英国,Suorter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现场看球,而不是成天守在电视机前看球的球迷。中国如今的足球环境,去现场看球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如果倒退将近十年,倒是有不少每个周末去现场看球的球迷们,如果中国足球一直保持着那时候的势头发展下去,也许再过五十年,我们国家也会多出来一些父子两代都支持一支球队,每个周末习惯去主场看比赛的“Suorter”吧……当然了,现在再说这个只能是白日梦了。
在如今的中国,还究竟有多少人算是真球迷?在未来的中国,又究竟有多少人还算真正的踢球者呢?这真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以上内容部分引自颜强的《金球》一书“上下两百年英国足球通史”部分)套句英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的那句经典台词:
生存还是死亡?对中国足球来说,还真是一个问题。
希林用到了代表球迷最高境界和等级的“Suorter”,楚中天回答的时候话中两个“支持者”,用的同样也是“Suorter”。
因此从他的用词来看,希林就已经明白了楚中天的意思,他伸出手和楚中天碰碰拳。他什么都没说,那是因为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就在大家讨论正酣的时候,主教练伊姆斯和助理教练英格里希纷纷走进更衣室,看到球员们这个样子,两人相视一笑。
接着伊姆斯拍拍巴掌,听到声音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看到你们这个样子我真是太高兴了。我曾经一度担心你们因为打成了打进足总杯第三轮的目标而斗志不足,现在看来是不用有这样的担心了。不过我要先提醒你们,今天是星期六,今天下午这场比赛不是足总杯第三轮,而是第十九轮混合郡联赛,圣诞节前最后一场比赛。你们想带着一个好心情去度假吗?”
“当然想,老板!”
“有谁不想呢,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