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考生们都站好,李县令便开始讲话,无非是宣讲一下报效国家,忠于皇上等,然后宣布考试场次,严肃考场纪律。
一共考三天,三天内不得出考场。这个时代也有复试的说法,这三天考不好还有一次机会,而这次机会没把握住那就只能明年来考了。
李县令训完话,五房书吏开始点名,验明正身,搜身、文的领答题纸进去,武的领兵器进去,洛默言姐妹再次得到了照顾,放进去不到两个就轮到她们了,各领了答题纸、兵器进了学堂大院,考武的被官差引到武学堂那边的考场,考文的拿着考牌对照考屋序号,洛默言姐妹三人没在一个考屋,小六小七就不知道了,相互点点头便找了对应的考屋进去。
屋子是向南的大炕,放置一排炕桌,每桌一人,放着一条厚被,中间有隔断,一共三十个桌位。炕是暖和的,屋里烧有地龙,整个屋子很暖和,阳光也很好,还不错的考试环境。洛默言找了桌位坐下,取出那张容貌评价的纸条贴在考卷上方,那里写着“杜家地乡试甲字考屋二零三号牌”,又把答题纸放在一边,然后等待着公布考题。
以前的洛默言考童生的记忆有点模糊,她还是第一次参加古代的考试,感到有点新鲜。
待开考时间到了,衙役锁好学堂大门,李县令写下考题:一篇时文和一首歌赋,后面是要求。
大燕国的时文类似现代的议论文,确切地说是毕业论文,而歌赋相当这个时代的诗词,形式和历史的歌赋差不多少。虽然三年来洛默言没正经学东西,一直在为生计奔波,不过原来这具身体的主人天资聪颖,再加上上一辈子在宫廷做过这类的时文,两道题倒也不难。
开考的时候大约是相当现代的十点左右,三天就做两道题,对会的时间有点长,洛默言在草纸上写了一会,放在那边养了会神,再写了一会,就这样到了晚上掌灯时分。
考生们各自取出自己的蜡烛点上,有的去茅房,茅房设在外间的一个隔断里,外间还设有厨房,对面是监考官轮流休息的地方,反正这三天考生和监考官都不能出去。
洛默言掌了灯翻着篮子里罗平给她准备的吃食,一碗饺子,这是怕多了坏,一小袋小米,这是熬稀饭的,然后是馒头、花卷、葱花饼,煮熟剥好的鸡蛋,还有洗干净的青菜等,农家味十足,用具也是碗碟筷子勺子等等。旁边还有个小包,打开里面是各种松软的小点心,豆沙花糕,蜂蜜果子干露,火腿、蜜饯、红枣,都是上等的。这是慧君托人给她带来的,为的是不用做饭也能点饥,省事省力。想想林童语给小二准备的那一大堆吃食和巽远给小三准备的精简食物,不禁笑了,有点孩子气地想,这个世界还是挺有意思的……呵呵!
晚上烧了点开水,熬了点粥和邻座的两个考生一起吃了,吃完坐下写文,收起,睡了,有些考生还在书写着,没过多久也陆续睡了,监考的考官依然轮流看着,前方掌着灯,不时有差官在炕前走着。
第二天依旧,等第三天洛默言把前两天写的检查修改,确定没什么问题才誊抄在考卷上,只等等着时间到出考场。
而武考是骑马、射箭、基础拳脚展示、对打,兵法基础知识、基础排兵布阵等。
就在洛默言姐妹考试的同时,远在安城的曹家祠堂里,曹慕容正站再香案前抚摸着一物,一脸享用的神情。
这是一间宽敞的堂屋,处处都干净光洁,正北横六丈竖三丈共八层的高台香案上,朝南林立着曹家先祖的牌位,厅堂高阔大敞,这是为了能容纳年节祭祖的族人。两边高直入梁的大柱子上各竖挂了一副楠木匾额,八个醒目大字,深深镌刻入木:祖德流芳,万代荣昌。字迹圆润而凝重。
上等的香烛,影影重重的光线,弥漫幽幽檀香,香案上一个深色沉重的长方木匣摆在那,宽尺余,长二尺,四角包金镶玉,竟是极珍贵的沉香金丝楠木,这么大一个匣子,万金难换。
锁扣打开着,盒盖翻开着,里面明黄色的衬底,上头摆着一个双耳卷轴,金黄色上五彩丝线凤纹,且有瑞云,仙鹤,点缀上头。这是圣旨。一旁又放着个黑黝黝的东西,是一块厚厚的拱形铁片,上头刻着竖排的文字,并以朱砂填字,卷首以黄金镶嵌,这是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本是个中空的桶状,宣旨封爵当日,从当中对半剖开,由朝廷和有爵之家各执一半,曹慕容抚摸的正是这沉沉的铁片,上面最前头以黄金锲成四个凝重的大字:封曹家伯爵……
在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她终于承爵了!这也意味着她这个过继女在曹家有了地位,曹家成员行事也都要看她三分面子,而将来既要继承长房家产、甚至还有可能坐上曹家的族长,而曹家子女前程也势必受到她的影响。扬眉吐气不说,这种掌控一个家族的感觉真得很好!
曹慕容又呆了一会,才恋恋不舍地盖上盖子,扣下了锁扣,恭恭敬敬地对着匣子施了一礼转身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