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六十六章 度牒引谜团(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又想起书中还有一点:赵员外“已买下一道五花度牒”,又说“祠部度牒都已有了”,表明来路正当。鲁达剃发之后,首座呈上度牒请长老赐法名,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说偈:“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把度牒交给书记僧填写完毕,付与鲁智深。

王旁想到此,便问二人,这度牒可是官府在售?

小陆摇摇头:“官府倒是不曾有售,多是民间倒卖。”

王旁再问二人也就知道的不多了,回到房间,王旁琢磨,这做和尚是不错,不过现在一张度牒几十贯为何那长老拿着空头度牒说 灵光一点,价值千金呢?这其中偌大的差距是何原因?

不过好奇归好奇,第二日王旁还是带着小陆一起去了开封府。王旁实在是忙不过来,再去顾及些闲事,这捡了东西充了公,至于什么童中,什么天清寺也不是王旁的份内之事。

自从王旁辞官向西走了一遭,包拯大人很少见到王旁,心中也是想念,昨日御射包大人还替王旁揪心了一把。见那辽国使者开始可是傲慢的很,不过见王旁这小家伙接连三箭,箭箭射中,那辽国使者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包拯大人可是越来越开心。

包大人的官职可是相当高,自然也离那些外国使者近了些,那些使者见王旁上场便有些议论,嘁嘁喳喳的都是些鸟语,那些使者中有的是大使自己会中原语言,有的则带了翻译。听话说都在打听是这少年是谁。

包拯一边紧张的看着王旁,一边听那些对话,包拯的名气还有人不知道么?自然会有说,这个小生是包大人义子,见王旁赢了那使者,一个满堂彩,包大人更是脖子梗着,胸部挺着心中很是为王旁骄傲。

一大早刚刚接到御旨,皇上明日要单独召见,包拯心中为那九龙杯之事,也正琢磨如何处理此事。见王旁从外面走来,身后跟着陆慎言,和一个女子。小陆手中还拎着一个包裹。

见到王旁包大人很高兴,放下手中的公文说道:“旁儿来的正好。”

王旁上前施礼,这段日子忙了公务忙应酬又是过年,自己也是很久没和包大人像以往那样好好说说话了。包拯半责怪的说到:“你这孩子,莫不是玩的疯了。我这里和你父那边都少见你 ”

王旁连忙赔笑说道:“孩儿哪敢,这不忙着把您二老的儿媳给找回来。”说着让那月下上前见过包大人。

王旁刚刚找到月下的时候,月下脸上有伤,王旁不便勉强她来见,近日脸上伤疤痊愈王旁心想也该是时候了,便带了月下同来。包拯倒是已经听说找到月下,今日见王旁将月下带来,见故人之女心中感慨。

问过几句二人婚事打算,包大人见月下也是知书达理懂事之人,到也是放心。

王旁对包拯说道:“义父,我在女贞观枯井前掉落了玉石,前日叫陆慎言去取,竟拾到了一些东西。您请过目。”

说这小陆呈上了包括,包大人见其中有度牒,便叫来师爷为小陆做供词。

这边王旁带着月下去见过夫人,夫人留了月下房中说话,王旁单独回去见包大人。供词已经录好,包大人对王旁说到:“今日你来的正好,定要多留半日。”

王旁本想带月下再去王安石府上,听包拯这么说,正好自己也想问问这度牒的事情。于是吩咐小陆先带了姑娘过去。将那二人安排好,包拯王旁父子二人来到厅堂的厢房,这房间也是布置了一些书架等物,一张半仙桌上摆着茶具,二人相对而坐。房间里面的炉子中正燃这王旁送来的“香饼”。

闲聊之中包拯提到:“这度牒可能会引出一案。”王旁请包拯赐教。

家人给二人煮好茶退下,王旁给包大人茶盏斟茶,问到:“我听闻市上有倒卖度牒之事,义父可说是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