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八十七章 洞房花烛夜(2 / 4)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而锦绣楼的生意那是没的说的好,客人若是来晚一点便得等座。更何况凡是吉日,总是不定被谁家包去几桌摆上喜宴寿宴。更有楼上那几件天字二号到天字九号的包厢。竟是从五月份一直拍到了中秋的订桌。

天字一号房从不对外包桌,毕竟那是仁宗皇帝微服御用的地方,有人敢坐王旁也不敢包。

二号到八号就是梦寐以求做官的人,过过瘾头;而九号房常有女儿待嫁闺中的,去那包了定亲宴,图个嫁个好官人的彩头。

晋城县的煤源源不断的被送到了京城,哪家百姓还用木炭做饭,那就OUT了。

汴京城西北的晋香府煤场有的忙。汴京东南的茶场也开始筹建了。商贩都来求购团茶,库中之剩下散茶。不同等级的散茶。

王旁命人将其中一部分散茶用茉莉花薰封存。又陆慎言继续到建州采购,陆慎言问道:“这皇宫所用和茶肆所有,都是紧俏,唯独这散茶,是否还有继续够得.”

王旁说道:“那是当然,这散茶卖好了利润比那两样还高。”

陆慎言跟何里钵撇撇嘴,这还堆着货呢,不让人加工反而还要进散茶,不过既然公子说了,那就照办。

王旁在等,等那小哥儿几个聚齐了,也等这次陆慎言回来,还在等他定制的茶壶茶盏送到京城。同时王旁在晋城选了一处茶楼,这次和上次装修仁和楼(现在叫锦绣楼)一样。用布将整个楼罩了起来。

王旁这么一罩起来,京城就传言开了,这梅耶府的王公子又有新玩法了。现在王旁的举手投足都会招人模仿。比如那日王旁在煤场,就说了一句,这运气煤来还是用船给力。结果,现在流行的说法见面不是问好 ,而是变成了仁兄贤弟太给力了。

王旁上街若是捡起个商贩物件端详一会,他离开便会有人围着那商贩问,:“王公子刚才可说了什么。”

再如月下新做的衣服,若是样式花绣稍有变化,不久便会悄然流行京城。似乎王旁就是时尚的代表,引领潮流的风向标。

他这边刚刚将茶楼罩起来,小哥几个就来了。王旁将他们请至梅耶府厅堂的厢房。一进来苏轼就愣了:“这又不喝酒,摆这么大的一个桌子做什么。”

王旁笑着请哥几个坐下,说道:“今天请几位喝茶。”

见众人落座,王旁不紧不慢手摇折扇说道:“前番小弟去建州,当地曾有一种饮茶习惯,并非碾悄和香药制团饼;而是叶茶冲泡。这与之前元泽所问的,我幻境中物,有异曲同工之处。今请各位来就是要品一品这新喝法。”

元泽仲针等人对视一笑,果然这王旁又有新鲜把戏。王旁一拍手,进来家丁侍女,众人眼前一亮,同时有露出惊疑的神情。

只见王旁的家丁侍女,先是端上红泥小火炉,众人一愣,这眼看就夏天,早已经不冷了,而且这红泥小火炉比一般的火炉要小很多,里面有一二煤饼还有火在燃着。

再看那侍女,生的窈窕水灵,淡绿色长衫儒裙,年纪不过十五六岁,很是白净,尤其是那玉指芊芊,用砂泥制成的“茶锅”(也称沙铫)就火煮水,茶锅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

众人见那侍女指尖如生花娴熟的开水冲入空壶,谓之“温壶”,温壶之水倒进茶船;在用茶匙、漏斗将茶叶装至茶壶;随后沸水冲入壶中,至满,使竹筷刮去壶面茶沫,当即倾于茶船或茶冲泡 再冲入开水。盖上茶盖浇之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

见她颠来倒去,众人不知道王旁在搞什么把戏,只见王旁悠然自得的欣赏,接着那侍女一双玉手等候茶水泡好的当儿,用刚才温壶及润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这是一种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壶本身也不过一个拳头大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