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宋

第四十七章 开源或节流(2 / 3)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紧接着沈括上奏,京郊祭祀已经过去几个月,所有结算也已经算出,今年祭祀比往年节省银两共计五百万两白银,而且估计按照此形式运作,明年还会在今年基础上有所减少,沈括说的这事儿让赵顼挺高兴,沈括借着话題请皇上批准最后一批尾款,赵顼当场准奏,王旁想到林浩志的尾款这么快就可以拿到,心里也是高兴,

赵顼说道:“我朝历代先皇都十分节俭,如今国库紧张更要节约用度,沈学士这次主抓祭祀之事,做的很好。”

沈括答道:“圣上英明,此事如此顺利,还得说镇南王提议招标的效果非常好。”说罢他看着王旁,二人相一笑,

赵顼听了也十分得意,他向殿上群臣说道:“镇南王屡立奇功,不但仗打的好,对朝廷建设也颇有建树,大家应以镇南王为榜样,多多提出好的理财之议。”

王旁谦虚的答道:“圣上抬爱,我这亏家父从小教育的好,至于理财方面,我不过是跟家父学了一些思想而已。”

终于把话題引向王安石,赵顼问道:“介甫,你有和关于理财的建议,尽管奏上。”

王安石早已准备好奏折,他启奏到:“圣上,臣以为认为理财的最好办法就是广开财源,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从而扭转政府财政亏空的局面,为此,臣请奏圣上,特置发改司,进行财政方面的改革。”

赵顼已和王旁探讨过此问題,所以心中有所准备,他说了声:“奏折呈上。”身边的太监走到大殿上,接过王安石手中的奏折,

发改司这词,赵顼知道,王旁知道,但是朝廷上其他人并不知道,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來:“这发改司是什么。”

赵顼命王安石解释一下发改司,当王安石将发改司的内容职责一一道來的时候,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这可掌握是国家经济,改变旧法,制定并颁布新法的部门,职权已经不在宰相之下,韩琦曾公亮两位宰相听的脸色都发青,这是**裸的夺权啊,

等到王安石说完,赵顼问道:“对于筹建发改司之事,众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司马光再也忍不住了,他站出來说道:“圣上,臣不明白,为什么要筹建发改司改革呢,如今理财的问題,并非像王参知所说那样,臣认为,世上所有物质财富有一定的数额,这些财富不是储藏在民间,便是储藏在国家的仓库之中,而政府财政支出过多,冗兵、冗官、冗费等是造成国家财政紧张的直接原因,只要节省一切不必要的财政开支,这样就能解决我大宋财政问題,您看,先前沈学士掌管祭祀之事不是做的挺好吗。”

司马光说完,宰相韩琦,枢密使富弼,以及吕公著等人也都附和道:“司马翰林说道及是啊,欲速则不达,还请圣上三司啊。”

这种结果,王旁和王安石早就预料到了,就连赵顼也想到,只要王安石这个提议一出,就必然引起朝堂上的小骚动,他看着王安石问道:“王参知,对于司马翰林所议,你可有话说。”

王安石说道:“本朝版图辽阔,节约这一笔开支,也未必能使国家财政富裕起來,况且理财并非当务之急。”

王安石说罢,张方平,沈括,李格非,范纯仁等人也说道:“是啊,王参知说的在理,钱也不全是省出來的嘛。”

赵顼所系靠在御座之上,微笑的看着眼前的辩论,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最终他肯定是支持王安石的,但此时,他想看看这场辩论到底多精彩,

司马光辩驳:“本朝从宋真宗未年以來财政发生危机,国用不足,近年以來,财政亏空局面越來越严重,节省冗费难道不是当务之急吗。” 他慷慨激昂的说完,身后零零星星有人击掌喝彩,

王安石立刻反驳道:“国家财政支出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沒有一个善于理财的大臣。”王旁听了都忍不住赞叹:“说的好。”他为王安石这边带头喝彩鼓掌,这下支持王安石的官员也兴奋起來,也跟着拍掌喝彩,

赵顼也不理会这些人的小动作,平时别看讨厌他们吵來吵去,但今天的激辩似乎很精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