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你傻啊?”姜镶皱眉道,“出动大军需要粮饷,谁来出这笔粮饷?陕西各府还是大同府?难道让我们姜家出粮饷?更何况建奴不是流贼,这次一口气又来了二十万建奴,就算我们姜家把所有的家底都掏出来也不过两、三万人,就这点人马还不够建奴塞牙缝的,去了不是送死么?”
姜瑄道:“这么说,二哥是不打算派援军了?”
“眼下陕西三边正在全力围剿庆阳、延安、平凉三府的流贼,没有援军可派。”姜镶道,“不过王朴能在这时候让三弟你回榆林来,却是很够意思,我们姜家欠他一份情,他要是能躲过此劫,来曰必有一报。”
姜让点了点头,喟然道:“二弟说的对,我们也只能这样了。”
■■■
京师,乾清宫。
崇祯帝接到王朴的加急塘报只比周遇吉和榆林姜家晚了十几个时辰,崇祯帝刚刚批阅完所有的奏章,正准备呷一口参汤解解乏时,兵部尚书陈新甲就跌跌撞撞地进了乾清宫,这回陈新甲是直接闯进来的,两个小太监还跟在后面拉拉扯扯的,想阻止他进宫见驾。
这是崇祯帝赋予大臣们的权力。
崇祯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就订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规矩,但凡有军国大事,朝臣可不必经过通报直接闯宫见驾,而且没有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事后也不会追究大臣的责任,单从这一点来讲,崇祯帝其实是一位了不起的贤君,也很有革除陋习、重振大明的决心和勇气。
看到陈新甲慌里慌张的样子,崇祯帝吃了一惊本能地站起身来。
正好陈新甲进殿的时候被门槛绊了一脚,险些摔个狗吃屎,王承恩赶紧抢上前来扶住了陈新甲,尖声说道:“哎哟喂,陈大人你倒是小心些,别磕坏了您的脚。”
陈新甲顾不上向王承恩道谢,也顾不上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赶紧从衣袖里取出一封火漆鸡毛信,语不成声地说道:“八……八百……里加急,大同……同塘报……”
崇祯帝急向王承恩道:“承恩,快呈上来。”
“奴婢遵旨。”
王承恩赶紧从陈新甲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急信,又把信上的皱褶小心翼翼地抚平,然后像个宝贝似的呈送到了崇祯帝面前,崇祯帝一把接过火漆鸡毛信,也顾不上验火漆封口了,直接就撕开了信封。
匆匆看完急信,崇祯帝脸上再无一丝血色。
陈新甲这才以衣袖拭去额头的汗水,低声问道:“万岁爷,是不是建奴入寇大同了?”
“嗯。”崇祯帝凝重地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应道,“王朴在信中说,二十万建奴大举寇边,已经兵临大同城下了。”
“啊?”
“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