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明

第214章 激战一片石(6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经此败绩,李自成再无心恋战,把剩下的近万贼兵交给李岩,留下断后,自己带着刘宗敏、宋献策、顾君恩等亲信直投燕京而来。

这两场败仗对流贼士气的影响是致命的,从此以后,对上吴三桂的汉歼军队,流贼每每能打出象样的战绩,可一旦遇上了建奴的八旗大军,流贼就会未战先怯,甚至只要听到建奴骑兵的马蹄声就会望风而逃。

■■■

南京。

东宫讲官王铎当面指证之后,南京官员再无怀疑,在兵部尚书史可法的主持下,年仅十四岁的太子朱慈烺顺利嗣位,不过正式的登基大典却需要礼部另择吉曰举行,所以现在的朱慈烺名义上还只是监国,仍旧沿用崇祯年号。

随着朱慈烺顺利嗣位,权利的再分配不可避免地提上了议事曰程。

政治历来就是最肮脏的游戏,而政治家则是最肮脏的玩家,政治家之间从来就没有什么温情,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因为救驾、护驾有功,孙传庭、王朴父子成了太子嗣位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场权利的再分配自然也由两人主导。

参与这场权利分配的主要有四股势力:以孙传庭、王朴父子为代表的北方势力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史可法、马士英、高弘图为首的故明官僚集团,以及以刘泽清、高杰、刘良佐、左良玉为代表的地方军阀势力也是这场权利角逐的参与者;以东林复社为代表的南方士林势力根基深厚,不过由于周镳在兵部大堂上颠倒黑白的恶劣表演,东林复社名声大损,成为这场权利角逐中最大的输家!

摆在孙传庭—王朴父子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主导这场权利分配?

罔顾其他三股势力独占大权显然是不明智的,孙王集团在江南的根基、人脉都还浅,并不具备独掌大权的实力,因此,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拉拢其中的一股或者两股势力,打击分化另外的一股或者两股势力。

孙传庭是个忠臣、能臣、铮臣,但他从来就不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因为他不够无耻,不够狠毒,甄有才够无耻也够狠毒,但他没多少大局观,在战略上缺乏远见,所以这两个人都帮不了王朴。

就在王朴关起门来琢磨该如何进行权利分配时,陈圆圆带着柳如是进了他的签押房。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