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书凝就早早起了床,和妈妈一起出发。
临走前,后爸面容担忧加愧疚地从箱子底下拿出来一千块钱,交给了她们。
又是一路风尘,又为特别照顾妈妈,虽然很累,但是书凝很欢实。
再回到这座城市时,书凝有种重见阳光的心情。
接下来的一件事,就是要去医院了,书凝打听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地址,便去公交站看牌子,正在她仔细地找的时候,妈妈却比她更早的找到了,而且,看妈妈笃定的眼神和语气,好像妈妈在这儿很熟悉。
书凝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也没吱声。
谁都有过去,是吧。妈妈那么不愿来城里,应该就是因为以前的事。不然怎么说,看妈妈的气质和见识,本来就不像土生在农村的人。
让那些过往过去吧。
坐公车到了医院后,书凝很诧异,虽然医院很漂亮,很大,可是看病的人真是多,光是挂号都要排半个小时,这就罢了,拿到号以后,听说还要等三个小时才能看上病。
这让她非常郁闷。
见她着急的在医院打圈,妈妈倒是劝她,大医院都是这样的,让她耐下心来等。还说今天能看上病,已经不错了。
书凝哪里来过大医院看病的,她自小可是身子骨硬得很,平时的小病什么的,吃两片药自好,还是最便宜的那种,这样的体质,都不像是妈妈生的。
一向很冷静的书凝,很能安静的书凝,在医院里等得她心焦。还好,在天黑的时候,她们排上号了。
医院对病人作了相对的检查后,便对书凝说,她妈妈的病已经比较严重,必须一边住院一边诊治,情况现在都不好定,只能按乐观的走,而且费用最少也要一万多。
书凝心里猛的沉重,脸色立即都变了。虽然医生说只要好好治,还是会有好的效果的,但是书凝心里还是好害怕,也幸好,她执意把妈妈带来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因为这天没有床位了,她们只能等明天才能入院,两母女吃了饭后,就坐在医院的楼道里,坐了一夜。
怕妈妈累,书凝本来坚持出去找旅馆的,但是妈妈说省点钱吧,反正医院里也有暖气,有座位,迁就一天吧。人在外地,该忍受得就得忍受。
书凝没有再坚持,心里也知道钱这方面确实紧张,跟值夜班的护士小姐好说歹说借来了一床被子,两个人裹着一床被子,静静的等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有人出了院,医生才安排她们到了一个床位,还是在楼道里的加床,但是她们已经相当满意了。
住院头一天,书凝几乎跑断了脚,楼上楼下的交钱办理手续,和陪妈妈做检查,打针,一道一道的程序,几乎要累趴她,但是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也很欣慰,总算得到给妈妈看上病的第一步了。
以后,相信会慢慢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