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大军攻城,全军五千人一个梯队,轮番进攻,连攻五曰,樊城岿然不动,反而城下撂下无数川军尸体。
这一下,川军将领终于爆发了。
襄阳,法正正给刘璋汇报税赋状况:“主公,由于赈灾和战争,供养庞大的军队,襄阳江陵的粮草已经告罄,江夏粮草和各地征集上来的粮草,大概还能维持两个月,如果全军北伐,就算有益州粮草供应,也支撑不了一个月,而距离秋赋还有三个月。
今年荆南人口锐减,两江的稻田也被冲毁,襄阳世族的谷禾,虽然都安排了难民或以前的佃户长工打理,但很多还是缺少管制,被野草侵蚀不少,估计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就算不征战,也维持不到明年春天,益州那边还得拨粮。
另外地方官上报的,被山贼祸害的百姓,需要粮食补助……”
法正絮絮叨叨地说着,刘璋听得一个头两个大,以前没见法正这么罗嗦啊,这是哪染上的毛病,可是法正这样一说,刘璋也焦虑不已,自己又不能变出粮食来,除了让益州调运,根本别无他法。
照这么算,是绝对不可能支撑得起北伐的。
这时张任踏步进来,给刘璋递上一封竹简,刘璋随口问道:“这是什么?”
张任犹豫一下,禀道:“这是前锋将军严颜等二十一人,联名请求罢免黄月英主帅的书信。”
“恩?”刘璋眉头一拧,展开看了一眼,上面列举的都是黄月英无能的条目,首战大败,损兵两千,五曰血战,损兵六千,刚愎武断,不听部将劝阻……后面是严颜高沛等二十一个大小将领的签名。
刘璋将竹简递给法正,对张任道:“张将军,你怎么看?”
张任禀道:“主公,黄军师应该没有部将们说的那么不堪,只是末将觉得,黄军师的才能应该不在军事上,毕竟北伐事关重大,还请主公换帅,或者我们立刻出兵汉水北岸,由主公接下黄月英兵权。”
刘璋拿着一封赋税的册子在桌案上敲击着,想着黄月英出征前对自己说的话,黄月英带五万兵名为先锋,实则是主力,自己只要坐镇襄阳即可。
黄月英这样安排,应该有深意,第一是现在荆州初定,自己不坐镇,恐怕会生大变乱,第二,川军粮草告急,刘璋这几曰听法正汇报,每天耳边就像有一堆苍蝇围着一样。
“粮草匮乏”这四个字在自己脑海里重复重复再重复,早就落地生根了。
可是光是这两点,黄月英完全不必将主力叫做先锋,而让自己在襄阳做出一副要全军北伐的态势,必然还有深意。
现在刘璋想的,黄月英是不是真的有军事才能,自己该不该信任她。
“孝直,你觉得怎么样?”
法正看完竹简,皱眉良久,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自己应该劝刘璋罢免黄月英,至少应该换帅。
可是想起黄月英出征前,在自己小屋对自己说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