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这样开心,果然有诈!”王观肯定道。
当然,这话是离开了裴洪泉的家之后,王观才光明正大说出来的。交易完成了,也不需要裴洪泉的暗示,王观就识趣的告知离开了。
裴洪泉也没有开口挽留,礼貌的送客之后,立即抱着石黄到工作室研究起来。这让本来以为能在裴家吃餐饭的刑秋格外失望,不过听到王观的调侃之后,却精神一振,笑眯眯道:“不要污蔑人,我只是在创造条件而已。找不到天青泥,只好另辟蹊径了。”
“你打算怎么做?”王观好奇道:“把父亲的东西送给女儿,这有用吗?”
“有没有有,这要看怎么用。”刑秋得意洋洋道,显然充满了信心。
“是吗,小心别弄巧成拙就行。”王观随口道,也不追问了。毕竟相对刑秋泡妞的事情,他更加关心那个桃杯的奥秘。
想了想之后,王观问道:“不找天青泥了吧?”
“不找了,回去吧。”刑秋摆了摆手,干脆利落道:“也要谢谢你这些天的帮忙了。”
“客气什么。”王观轻笑道:“像你说的,与其说是我陪你,不如说是你陪我。毕竟几天下来,我也是有不少收获。”
“嘿嘿,我今天的收获更大……”刑秋笑逐颜开。
“彼此彼此!”王观一笑,与刑秋返回旅馆,立即收拾行李打道回府。不过两人的方向却各不相同,刑秋是返回鄂州,王观则是回瓷都。
一番告别之后,两人相约以后再聚,就分道扬镳了。
不久之后,王观顺利返回家中,正好与父母一同吃饭。晚餐结束,又顺手洗了盘子,这才开始研究那个桃杯。
之前在裴洪泉家里的时候,王观也仔细看过杯子了。现在再看,反复的研究,样子还是那个样子,但是感觉却不同了。
当然,所谓的感觉,也是心理作用。实际上样子还是那样,表面粗疏,颜色发乌,暗淡无光,甚至连款识都没有。
说起来紫砂壶和字画一样,也有款识的。在紫砂壶的盖内、壶底或把根处都刻有制壶人的落款,用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情况。
一般来说,收藏家毕竟十分重视器物上有没有名家款识,就像人们见到一件精美绝伦的瓷器首先要翻过来看看底部有没有官窑款识一样,觉得凡是没有书款的作品,它的经济价值要大打折扣。
不过,也不是说没款的东西不好。至少王观知道在故宫之中就收藏了一批没款的紫砂壶,但是那些紫砂壶的品质非常好,与名家相比也丝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可见不能单纯以款识论英雄。
现在这个桃杯就是这样,内涵十分丰富,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而已。
王观研究许久,还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考虑片刻之后,他干脆烧了一壶热水,再用热火冲洗这个桃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