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青眉

第三十一章 新产品(1 / 2)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从古至今,女人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新鲜的东西,追求美丽的东西,并希望自己也能永远保持美丽青春的容貌,时时刻刻都漂亮。

现代是如此,古代亦是如此。若是放在宋代,男女礼教甚严,那么女子或许会因为社会的压力而不敢展现自己追求美丽的一面,但是李小蕙所在的年代是唐代,而且国号为周,也就是武则天当皇帝的时期。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都是女人,那么女人的社会地位有多高,可想而知。

当然,在这个时代,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么开放的观念,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有着传统的思维来看待新兴的事物。不过,毕竟这是大唐盛世,而且有没有后世那么严格的礼教约束,所以李小蕙虽然一下子在时间上有了一千多年的落差,不融洽的感觉自然是有,但是还是可以适应的,若是让她一下子掉到宋朝去,日日里就只能呆在绣楼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须三从四德,李小蕙恐怕真的过不了两天就要上吊自杀了。

观念的不同,让这个时代的女子追求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些,于是李小蕙那像是五花肉一样的胭脂摆上了台面,居然也有人愿意试一试。

自然,这种东西的效果肯定和现代的化妆品没的比的,不管是色泽还是擦在脸上的感觉,或者是与皮肤的贴近,都远远及不上现代那些用最先进的工艺做出的化妆品,在李小蕙眼中,其唯一的好处也只是绿色而已。

但是对于用惯了从红蓝花里提取出来胭脂的女子,这种新鲜的颜色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力。当然,好端端的良家女子,就算是心里对这种颜色很是好奇,也不敢贸然拿来就用的。引领潮流的,既不是贵胄妇人,也不是千金小姐,而是妓女。

那些日日以容色侍人的妓女,才是李小蕙最大的买家,也只有她们,敢于尝试最新的,别人都没有用过的颜色。因为她们是不怕别人注视的眼光的,反而,她们是需要挖空一切心思来吸引男人的目光,对于她们来说,这就是生活。

当李小蕙知道买走她第一盒新制胭脂的人是个妓女的时候,并不吃惊。

真正让李小蕙吃惊的,是过了两天之后蜂拥而至的购买者。

李小蕙因为这一次失误而弄出的意外之喜也不过寥寥数盒,前来购买的人却有很多,而且有人不止要一盒,而是要很多。这一下子可是忙坏了李小蕙和小鱼,胭脂的阴干需要时间,李小蕙和小鱼只能先好言好语劝走了前来购买的人,告诉他们暂时没有货了,需要再过几天才能有,一面没白没黑加班加点地赶制,可第一次是李小蕙心不在焉的时候弄出来的,比例她也不知道,免不得又需要不断重复的实验,才弄成与第一次相似的产品。

“姐姐,我们给这种胭脂取个名字,可好?客人来买的时候,都问这是什么呢!他们说,他们从别的地方从来没有买到过这种胭脂。”小鱼虽然忙的满头是汗,因为睡眠不足的关系眼圈也黑了,却是一脸的兴奋,一边忙,一边叽叽喳喳还说个不停。

李小蕙却没有小鱼那么轻松了,本以为已经着意锻炼过身体,体质不会很差,没想到累了一些之后,便觉得腿也软了,腰也酸了,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在往出冒汗,身上却感到有些发冷。李小蕙暗暗有些心惊,难道骆鸣宇说她的身体有隐疾,不是空穴来风的?再怎么说,这具身体还不到二十岁,体力不应该如此不济啊!

不过一旦忙开了,也就忘记身体不适的事情,李小蕙想,大概还是因为李仙蕙从小娇生惯养,又从不锻炼,所以身体的底子就很弱,大概忙过了休息一阵就会好,也便没有再往心上去。

听小鱼问她这胭脂还要取个名字,李小蕙微微愣了一下,胭脂还须取个名字?

其实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女人爱美,自然也有心灵手巧的女子,将心思放在这妆容上,且不论胭脂,光画眉的方法盛传的就有十几种,而且每一种都有各自不同的名字。至于水粉,名称就更多了,虽说大致只分为米粉和铅粉两种,但是米粉中就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分类,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而由宫中女官发明的,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也是前一两年所流行的种类。

而胭脂,虽然大致的原料不过就是红蓝花,石榴花这几种,但由于制作时的差别,所采集花朵颜色的差异,更是好多种不同的叫法,比如“粉黛”,“红妆”,“满月”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这些都是小鱼讲给李小蕙听的,当小鱼说让李小蕙也给这种胭脂取一个名字的时候,也是按照常理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流行地广,喜欢的人多的胭脂,都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伊人。”李小蕙想起自己那一日迷迷糊糊将额黄的颜色倒入胭脂之中的时候,想到的就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样的句子,那么就把这种胭脂叫做伊人好了。

李小蕙和小鱼一脸忙了好多天,以至于让李小蕙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多多地找帮手来,长工也要短工也要,否则再来这么一次,她可就要累死了。忙碌起来,李小蕙几乎都差点忘记了李子林来她这里要买胭脂的事情,等到她觉得浑身都要散架了,躺着休息的时候,才忽然想起这件事情,急忙问小鱼:“李子林这两日可曾来过?”

“小鱼没有见过李公子。”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