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明

第四章 夜夜笙歌(1 / 6)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第四章:

镇江之战一结束,毛文龙全军马不停蹄,火速扫荡周边后金势力。本在镇江左近镇压矿工、盗贼和流民叛乱的后金大军一日间进退失据,纷纷撤退,少数坚持抵抗的小股部队被广宁军和各处义军击溃,数日,除汤站、险山二堡等少数几个坚固据点外,其余各堡、各处的后金守军已经不复存在,广宁军斩首数十,得银钱上千两,粮食数百石,铠甲二十余副,长矛大刀近百具。至此,大明广宁军收复领土百二十里,领民三万余。从镇江库房和镇江战斗中广宁军还缴获银钱七千两,粮食万三千石,铠甲一百七十副,各种武器数百,最让广宁军高兴的是,还缴获了四十张强弓和近千只利箭。广宁军得到急需的银钱、粮食尤其是布匹,解决了燃眉之急。

广宁军突然侵入辽东,让辽东各地汉军惶惶不可终日。毛文龙下令向所有百姓宣传,毛部不过是四万大军的先头部队而已,朝廷以起大军,由三总兵星夜来此辽东。百姓闻听这个消息欢呼雀跃不提,汤站、险山各未曾投降、逃跑的要塞更是一日三惊,各要塞中不过数百士兵,在广宁军如日中天的几天,就是集结起来也无法抵抗,更不要说,后金附近的中枢镇江已经被广宁军占领,各部就是想集结,也找不到会合的地点,没有统帅,更没有粮食。附近后金军陷入绝境的近况,让后金军中汉军纷纷动摇,现在毛文龙的桌子上,就摆着几份汤站,险山堡求为内应的密信。

“黄石!”

“卑职在!”

“你欲如何下汤站堡?”

“回大人话,汤站堡有奴百一十五人,其中五十人约为内应。职部百五十人,内应开堡门后,卑职将遣哨总引五十人入堡,内应与职部入堡共计百人,堡内残奴不过数十人,加之有心算无心,稳操左卷。卑职自领百人据堡门,使残奴不得出,瓮中捉鳖。如有非常之变,卑职堡门百兵亦立于不败之地。卑职亦命两股内应明晨方可去辫为识,事先不互知。卑职亦三次遣军士夜行至汤站堡,快者两个时辰一刻,慢者两个时辰三刻,卑职当以三个时辰为限,子时出兵,卯时抵汤站,休兵至辰时,鼓噪而入。”

“很好。”

“谢大人,大人缪赞,卑职告退。”黄石向毛文龙鞠躬抱拳,退到门口,才弯腰转身离去。

黄石第一次得到独自领军的任务,他仿效毛文龙,力求把计划定的滴水不漏。事先反复侦察,多方印证,以确保万无一失。自己虽然还不是千总,但是这已经不过只是差朝廷给的一个名义而已了。黄石已经得到毛文龙允许,组建了自己的亲兵,并从自己的老队中提拔了几个看得顺眼的为把总军官。

黄石估计这就是自己未来嫡系官兵的雏形,他知道历史上能够成功抢班夺权的人都必须有一支忠心耿耿的部下,不需要很多,只要能压到攻击对象的近卫就可以。只要没有妇人之仁,不留下祸根,黄石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首鼠两端的。当前黄石的问题是,怎么把这支部队建设成一支眼中只有自己而没有朝廷的军队。历史上没有仔细记载过,虽然黄石看过得很多架空小说,但是那些小说里的主角都有一种叫王霸之气的法宝,部下忠诚度绝对是百分之百,黄石很有些后悔没有早点学气功,不然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不过黄石没有太多时间懊悔这些东西,他还有军事任务要去完成。

数日,汤站、险山下,汤站堡陈九阶、险山堡守将李世科成擒,百里内再无后金兵,咸复之。闻朝廷王师至,辽东百姓扶老携幼,皆奔镇江而来。毛文龙下榜安民:“兵将有敢扰民者,皆斩。”

在镇江第一次全部由核心军官参与的军议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大半年没有见过的发自内心的笑颜,如同魔术一样出现在全军各处,也爬上了这些军官的脸。毛文龙也一改往日的白板脸,微笑着看着帐中军官各自吹嘘自己的武勇,往常军帐内肃穆的气氛荡然无存。掌号官几次用眼色提醒毛文龙都失败了,始终无法开始军情报告。闹了一个多时辰,军官把所有的牛都反复吹了四五遍,衣服脱了穿,穿了脱几次以后,终于渐渐平静下来。

“本部现有铁甲八十三具,皮棉甲三百二十二具,头盔逾百,护心四百,护肩六百,大盾百二十二,圆盾三百五十,此外过数百具破损铠甲已经移送龙川修复,铁枪百四十六支,长矛五百七十支,长刀百二十五把,大刀九百把,腰刀五百把,强弓百八,短弓百三,箭几七千只……”掌号官兴奋的大声读出:“马八百,中有军马四百,军二十三千总队三千二百兵……”

掌号官汇报完军情以后,军账中顿时又是一片人声鼎沸:

“我部现有装备,已经远远超过广宁军一个游击的编制,而时至少相当一个参将编制,卑职以为,巡抚大人定会任命大人为参将,让名实相符。”这是最典型的保守和小富即安的心态。

“胡说,我军已有二十三千总队,兵三千二百多,按照广宁编制,大人已经接近副总兵的编制,我军领内有民数万,可再抽八百精壮补入军中,让后请王大人上奏朝廷,任命大人为副总兵。”这是比较有野心的想法。

“是啊,副总兵可以保举参将两人,保举游击若干,自行任命千总官……|”

“大人,大人立了大功,就让王大人保举大人为副总兵。”张元祉和陈忠异口同声地说道,他们马上想到,作为首先跟随毛文龙出兵广宁的两个千总,若是毛文龙升到副总兵,这两个参将的保举,自己肯定是十拿九稳。显然,小小的游击将军衔已能不能满足两位千总大人了。

“说道立功,大人和我部这次实在是太大了,卑职认为,大人就是任总兵,也是实至名归。卑职斗胆,卑职以为,应该请王大人善为斡旋,授大人总兵官。”这是被美好前景烧昏了头脑的表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