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成帝明白舅父的意思,老爷子这是自知余日无多,抓紧时间在安排后事,保荐贤良,很有点“托孤”的意味。**(..)为了不拂舅父之意,也为了在朝中安排几个忠于自己的得力于将,汉成帝当场许诺:
“舅父放心,朕一向是非常重视培养青年俊彦的!淳于长,还有王莽,都是仁义忠孝的好青年,朕当然会对他们另眼看待的。王莽,朕已经任命他为黄门郎了,这淳于长么,就从黄门郎升为校尉,作一个禁卫将领。您跟他和王莽说,大汉朝廷正需要他们这样的青年才俊,让他们好好干!日后升迁的机会还有的是呢!”
王凤的心事全都了结,也没什么好惦记的了,精神一松,一口气就泄了。汉成帝回宫没多久,王凤就寿终正寝,到阴曹地府继续修理王章那帮仇人去了。
丧事办得煞是风光,汉成帝亲自临吊不算,为了表示对已故大司马的特殊感情,还破例同意动用了兵车武士为王凤送殡,队伍从长安城王府一直排列到渭陵。
他赐给王凤的溢号也很漂亮,联用了“敬”、“成”两个美溢,按照溢法,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安民立政曰成,这样看来,对王凤盖棺定论的评价相当高呢!
王凤一死,汉成帝果然不食其言,按照榻前商定的,由王音填补了空缺,担任大司马,加车骑将军。
当时的武职将军分为两大类,“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杂号将军又称列将军、别将,因事而设,事毕多罢,常由他官兼领,地位略次于重号将军。
重号将军则是常设的高级将军,地位尊高,除负责军事事务外,往往得以参领朝政,并可兼领他职。在重号将军里面,以骠骑大将军为最高,以下差不多依次为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以及平戎将军、征东将军等等。
王音挂的衔是“车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由此也可见汉成帝对他多么重视——其实是对王凤临终嘱托重视。
而王凤的亲兄弟王谭,汉成帝也没忘记,不知是不是和王凤当时讥笑他六亲不认可以看门守户有关,汉成帝真的给了他一个“特进”的职务,让他统领城门兵。
王谭跟安定太守谷永不错,谷永一听,怎么皇上才给王谭一个领城门兵的职务?连忙写了一封信给王谭:
“君侯您身怀周公和召公的德行,谨执管仲与晏婴的操守,敬贤下士,乐善不倦,您早就该当‘上将’了!不过就是因为得罪了大将军王凤的原故,才抑郁不得志,赋闲在家。如今大将军不幸早薨,他的位置,无论是按亲疏关系,还是依才干顺序,怎么也该轮到您了。
车骑将军上任那天,京师士大夫全都怅然失望,这是我们这些人呆傻痴苶,没能大力宣扬您的先进事迹,才造成的呀!您还真的要去统领城门兵?果真如此,那车骑将军就将雍容华贵地掌握大权于内,而您却要以皇帝至亲的身份,去替他守户看门!这算什么?弄不好,他随便找您一个碴儿,就能让您吃不了兜着走,我真看不出来这有什么值得庆幸的!
我看君侯您应当坚决辞职不受,您就说您才疏学浅,不能担任保卫京师门户的重任,这才是聪明人办的事呢。只有这样,您才能平平安安高枕无忧,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仅供君侯参考。”
王谭接着谷永这封信,反复掂量,觉得真是有点儿屁道理,就照着谷永的点子向汉成帝辞让,怎么说也不服从分配。
为这事儿,王音对王谭意见大了!
按说以“特进”的身份领城门兵,也不算太委屈了,可王谭是什么人?人家是平阿侯,有两千一百户的封邑,又不指着这丁点儿工资养家糊口,说不干就不干!
跟三叔相反,王莽对黄门郎这个自己的第一份职务倒是心满意足,这位置官价倒是不大,却时刻能接近汉成帝刘骜,说不准什么时候超级提升,成为九卿,三公之一了,就好像王凤,就是从黄门郎起步,没几下就升为大司马大将军,总理朝政!
料理完伯父的丧事,王莽就去报到了,好在前世也有过这经验,倒是轻车熟路,没有什么疑难。
“郎”是帝王侍从“郎官”的简称,郎即古“廊”字,原意为宫殿的廊。所以,郎官的职责就是宿卫宫殿,出入侍从帝王左右,以备顾问或供差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