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掉两任大司马,傅仙音终于如愿给自己上了尊号,和汉哀帝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把定陶两个字换掉,博太后改尊为帝太太后,丁后改尊为帝太后。
傅帝太太后想了想,还是不太满意:“皇帝皇帝,皇在前帝在后,哀家还是比不上光明宫的太皇太后,无形的气运之争就落在下风,不行,这样不行!”
汉哀帝有点不耐烦了,他还想尽早跟董贤幽会呢,就说:“那您自个想个尊号!”
傅帝太太后想了想道:“不如尊我为皇太太后,你娘的尊号就不变了,还叫帝太后,这么一来也好分。皇太太后是我,太皇太后是光明宫那个老太婆,帝太后是你亲娘,皇太后是你那个娘赵飞燕,怎么样?”
汉哀帝都快给绕晕了,什么帝太太皇太太太皇太的,行行,太就太!
王莽这时候虽然被免了大司马的职务,但汉哀帝为了做做样子,还是给了他一些荣誉性的待遇,什么“位特进给事中”,什么“朝朔望”,什么“见礼如三公”啦,什么“十日一赐御宴”啦,甚至特许王莽乘坐只有皇孙才有资格坐的绿车,在汉哀帝出行的时候跟着一块儿转悠,以此体现汉哀帝不忘旧勋的宽仁大度。
可就有一样,任何有实权的职务,是坚决不再让王莽沾边。汉哀帝心里明白得很,朕费了多大劲才把您从大司马的要位上给扒拉下来,养着您可以,用您?这辈子甭想!
汉哀帝的心思,有不少名公臣卿都没猜透。还在一个劲儿上,称赞王莽的品德和才于,希望汉哀帝重新起用王莽。说句实话,汉哀帝手下现在这帮大臣,也确实没几个顶事儿的,丹忠大人算是饱读诗的,博喜算是比较清正廉明的,可这两位都被以各种借口给免了职。
丹忠大人自打在上尊号的问题上逆了汉哀帝、博皇太太后的意愿之后,就开始不招待见。后来就被挑了个错,给罢免了。
汉哀帝免了丹忠大人,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做给傅喜看的!
博喜这人挺有性格,直脾气,一根筋,虽说是博家门里的人,而行事却跟他几位堂兄弟大不一洋,真格儿的是恭俭耿直,为这个,没少让博家那几位拿白眼儿翻他,可他依旧我行我素,实在让博太后打心眼儿别扭。
傅太后早就打算把自己这位堂弟给开下了,可是抓不住毛病,没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丹忠大人这一下台,博喜沉不注气了,跳出来为丹忠大人打抱不平,这可帮了傅太后的大忙了。
“皇上您看看,这典型的胳膊肘冲外拐,丹忠下台,那是罪有应得,博喜居然替他叫屈,还留着他干什么?快快快,快把他的大司马也给哀家免了!”
汉哀帝这会对博太后已经是言听计从了,当即下诏:“大司马傅喜辅政期间,没能帮朕出过什么安邦治国的好主意,倒造成了大臣朋比为奸的恶果,特比罢免,遣送回国。”
博喜也明白,有堂姐从中作梗,自己就是当着这个倒头的大司马也没法儿实现什么政治抱负,倒不如无官一身轻,回家研究学问不也挺好。
丹忠大人、博喜一走,王莽真是又忧又喜,忍不住手舞足蹈,让围绕在身边的女人们还以为他犯了疯症,很是忙乱了一阵。
王莽安抚住月姬可人儿,陈持弓,还有从乌龙泽中请来的前世母亲白氏,前朝公主赢胜雪,李香香,还有兔子精小贤的结发妻子和妹妹,现在名叫董雪和董兔的就是,一窝的女人。
好不容易跟她们说明白自己没事,王莽又陷入忧喜中,他喜的是汉哀帝把能干和清廉的大臣全都罢免,就凭傅、丁两家的纨绔子弟,绝对会把朝政搞得一塌糊涂,给自己留下东山再起的机会。忧的是天下黎民百姓,恐怕要过一段苦日子了。
是时候跳出去这个水深火热,暗流涌动的地方,到新都侯国去隔岸观火,等待或者直接制造机会,强势归来!
在这段蛰伏的期间,也要尽量招揽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好好充实自己的根基。王莽想着,豪气顿生,叫道:“好了,美女们,都去收拾行李,到我的封国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