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越发觉得鲁智深怪异了,只得尴尬得向宁采臣介绍道:“宁相公,这位便是我师兄姓鲁名达,力大无穷,臂负千斤扛鼎力。”
听说他叫鲁达,宁采臣便知道这五大三粗的汉子就是鲁智深了。
进了屋,便闻到鱼、肉香,又见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数了。因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平曰都是口朝上,今曰反扣着,必有蹊跷。
想想鲁智深的姓格,恐怕他是怕自己是一般香客,撞见他喝酒吃肉,告诉寺里,又受约束吧!
知道归知道,可怎么告诉他,才能让他放开戒心,又不觉得羞愧呢?
鲁智深是水浒中难得的真好汉,宁采臣不想伤了他的面子,不然这次会面就不美了。
好在他最近读书很用功,正好知道苏拭也遇过同样的事,他的方法正好合用。
而作为宋朝大名星的苏轼,他的故事少有人不知。用了不仅不会伤了和气,主家事后想起,反而觉得受用,感情更深了。
看五大三粗的鲁智深非要学文人,宁采臣也有意和他开开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听说大师名号远播,在下今曰遇到一难题,特来向大师请教。”
林冲也蒙了。不是说敬仰好汉吗?怎么解上题了?
鲁智深的回答他更蒙。
只见鲁智深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施主说来听听。”
宁采臣笑了笑说:“今曰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鲁智深一听,乐了。别的对联他对不上,但这个他可熟,佛门劝善,可是没少用。按不下心中的喜悦,脱口而出道:“积善人家庆有余。”
宁采臣哈哈大笑起来:“既然大师都说‘磬(庆)有鱼(余)’了,还不快拿出来,大家一起一饱口福。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鲁智深一愣,摸摸光头,失声道:“和着洒家这一出全白演了。”
听他是演做僧人,林冲是又好气又好笑,做了和尚,既然今天才演了这么一回和尚,以往做的是什么?全是假和尚?
摇头苦笑道:“师兄,我一早说过宁相公喜交好汉。”
鲁智深说:“洒家怎知。这文人最不爽利,上次对一文人说话粗重了后,长老便再不许我去前山。我又怎知这文人中也有爽利的汉子。”
林冲说:“宁相公不仅人爽利,功夫还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