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名宦官又走上前来,喊道:有敕!
空腹喝酒的不适,都比不上这宦官的口令。得,为了这官位,再不舒服也得拜。立即都跪下去再拜。那宦官又喊道:赐花!便有宫娥捧着大红的花儿过来给诸位进士戴在胸口。
戴花完毕,礼部人员再度引路,来到了庭中的阙位,诸位进士也都跟着走了出来,大家一起再拜,口称:谢花!
过了这一关,终于可以自由吃喝了。
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菜早凉透了不说,上面还有一个皇帝坐着,他们这帮官场初哥,哪一个还吃得下,只能随便吃吃,压压前面的酒气。
可是就是这样,赵佶还不消停。声音尖细的宦官,赵佶身边的贴身内侍传令道:“官家有旨,今年为太后大寿,殿试难以开名,故琼林宴上设题考拔,以定殿试名试。”
这声音一出反应最大的不是今科士子们,而是礼部的众人们。
他们所有人头上都起了黑线,心说:难怪官家不让各位考官参加这琼林苑,说是连曰监考批卷辛苦了。现在看来,这才是官家的目的所在。
可是诸位考官不在,他们出来反对,不仅会驳了官家的面子,这也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免了殿试,也只是官家对他们这些官员说过,理论上士子们是不知道的。
这殿试攸关状元等名次,他们若是在这否了,这些士子今后非埋怨他们不可。
借口,完全是借口!
真正的原因是眼红。凭什么他们就能做今科的座师,只因为官家做了一个梦?这也太狗屎运了!
这样的狗屎运,他们会不会有,这些人实在是没有那个信心。
既然你我不会拥有这样的运气。嗯,还是不出口,就让官家自己收了的好。这样才公平。
这样一想,他们也不觉得官家有什么不对了。至于反对?凭什么?二啊!
就是有与考官交好的官员,这时也装听不见。收学生的利害关系太大,他们也有自己的一点儿私心。
官家收了,至少还有交好的机会。若是他们收了,那么今科士子,他们是一个别想留住了。
除了他们外,宁采臣也松了一口气。不为别的,为的仍然是这浩然之气。
因为宁采臣并不知道这浩然之气解封的步骤,但是万一,只是万一,这殿试也是一环呢?
宁采臣可不想今后为了解封这浩然之气,更名改姓再这么重考一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