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差人应是而下。
这时,杨知县那三姨太却说:“老爷,怎么办?你可不能降了啊!”
杨知县:“吾读圣贤书,岂能降那无君无父之辈……”好一番慷慨陈词。
三姨太在稳住他,却又去了另一个地方。
这是个酒家,却也是个接头点。
出现在这的三姨太是一丁点儿官家娘子样儿都没有,而是一个普通妇人。只听她问道:“不是说大军一到,便让他投诚吗?为什么又改了?”
她对面是个卖酒的老人,老胳膊老腿,似乎随时入了土,只有目中闪过的精光,说明他的不凡。“这方腊狼子野心,自从得了势,越来越不听我们招呼了。我们想让他直攻汴京,他却非要下南方!”
“那怎么办?”三姨太这些人是知道的,老主子是一门心思赶赵家人下台,却没有想到这扶持的人竟然不听令了。
老者说:“哼!咱们布局这么些年,为的是老主子的公道。既然他不听咱们的,自以为翅膀硬了,那咱们就要让他们知道,没了咱们,他一座城池也攻不下。真以为打仗是简单的事。”
“是。”三姨太先应了是,又说,“可是钱塘无兵无粮,如何守住?”
兵、粮早已调了北上。若非如此,方腊也不会这么势如破竹。
老者却说:“不用担心,钱塘有兵有粮。”
三姨太:“有兵有粮?为何我不知道。兵在哪?粮在哪?”
老者:“你忘了杭州有个宁采臣了。”
“宁采臣?那个出使的宁采臣?”三姨太问道。
老者说:“不错!他的生意不仅做得极大,更从方腊那儿得知,这梁山也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粱山?另一处反贼?”
“不错。”
嘶-三姨太只觉牙疼。这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让人逼得出使……怎么看,都是个迂腐的老实人,竟然与贼寇有联系。这真是出乎她的意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