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常理,赵岩在登莱,颍州团在凤阳府,之间貌似没有联系,赵岩也无法掌控颍州团才对。
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赵岩可不是一般的武人,他不靠朝廷军饷养兵,而颍州团靠朝廷那点军饷也没法养兵。
就算是登莱军的二线部队,朝廷也养不起,除非把辽饷抠出来。
过年时卢象升的信送到了赵岩手里,赵岩看完后,却是权衡了许久。
调点人帮卢象升训练兵马并没什么问题,而问题则出在火炮方面,目前使用的火炮都是榴弹,这可不是实心弹。
赵岩的军队使用的偏偏又是密集阵形,万一被打上一炮,那死伤可就大了。
他不知道与朱由检的关系到底能维持多久,也不知道未来是否要与朱由检决裂,不过以他的发展方式,未来与朱由检冷脸是必然的,只不过是否决裂就另说了。
权衡之后,赵岩还是决定给卢象升调去三百门炮75毫米榴弹炮,但不给铸炮工匠,炮弹也将由赵岩提供。
掐着炮弹这一块,一般也就无忧了,再则火炮是有使用寿命的。
大炮的价格并不贵,一门75毫米榴弹青铜炮,也就100两左右的造价,重260斤,铜价占25两(八斤为一两银),其余皆是加工成本,烧钱还是炮弹。
军器局的铸炮一直都未停止,登州将修炼四十座棱堡,每个棱堡都需要火炮,按照防御体系,每座棱堡架设重型城防炮五到六门,75毫米榴弹炮十到十五门,主要看棱堡有几个面,敌人能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
重型城防炮用于攻击一千五百米之外的敌人,主要以摧毁敌方火炮为目的而架设。榴弹炮则每门分布点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火力网,用于防止敌方人员靠近棱堡。
另外龙口港和青岛港、上海港都需要岸防炮,因此火炮的铸造上有些紧张。不过岸防炮已经有大半铸完,目前已运送至各港口的炮台。
军器局在初三就已经上工,今年需要生产的装备有很多,十万二线部队的刀枪铠甲都要逐一打造出来。
另外各屯地训练所需的武器也要打造,长枪火枪,或是马刀,现在青壮的训练,分为长枪、火枪、骑术三个部分,长弓则不再继续作为训练项目。
也因为长枪的大量制造,导致登莱适合做长枪的树木锐减,现在枪杆都要从南方购买了,登莱虽然还有合适的木材,但都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如今军器局所生产的刀剑,大多先用水压机进行锻压,然后再由人工进行一次修整,效率比纯人力快得多。
……初二时,登州开始了大修路,四十万户屯民,各屯各自负责屯到堡的道路,然后再合力修建堡到主干道的道路。
登州的道路情况,可谓是糟糕得一塌糊涂,很多乡下的地方,道路连板车都只能勉强进去。
这样的道路,根本无法适应商业发展,农产品也运不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